“脱贫不能等靠要,致富不可睡大觉,人只要精神不倒,再难的日子都能熬出头,更何况现在党和政府的政策这么好,脱贫并不难。”清晨,黄澄澄的太阳刚刚露出半个头,老王就把自家四间大瓦房打扫整理干净,用过简单的早餐,一个人唱着山歌赶着羊群走上了山。
58岁的是老王原名叫王维山,是泾县蔡村镇毛田村的普通老农民,身体孱弱、性格内向的他一辈子未婚。过去他在自家一亩多地上靠种植青菜、茄子生活,一年的收入不足2000元,日子过得艰难,他一度对生活丧失信心。2015年,经过精准识别,王维山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这期间,作为毛田村的扶贫专干卢永敏尽职尽责,从她第一天工作起,就把全部心思扑在了为贫困户服务上,她挨家挨户上门摸排情况,做群众思想工作,树立脱贫致富信心,因户施策,出主意想办法,解决实际困难......通过多次家访沟通交流,在卢永敏的鼓励下,老王也改变了往日状态,日渐开朗,精神面貌转变。他人穷志不短,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努力去脱贫摘帽。“说实话,我也不想当这个贫困户,感觉有点羞愧。”老王说道。他一直在寻找一个脱贫致富的契机。很快机会来了,经过扶贫专干卢永敏帮助报名,老王参加了镇里的就业技能培训课程,通过学习,老王慢慢地掌握了养羊新技术。丰富了养殖技术后,老王拿出积攒多年的资金,在村干部的帮助下从外地买来8只小羊,在家里搞起了小规模的养殖。
有了事业的老王干劲十足,每天天不亮就起来,放羊、给水、扫栏、观察、喂药,每天都重复着这些事,不敢有半点的疏忽。由于老王做事认真仔细,对小羊照顾周到,羊群也逐步从8只变为17只。在卢永敏的建议下,他还将土地流转给本村种植大户王长武,同时在农忙时在王长武的果蔬种植基地帮工,一百元一天,老王忙碌而充实,口袋也慢慢充实起来。
当新来的扶贫工作队的胡队长来走访时,质朴的老王每次都向他掏心窝子的说:“镇上的干部、村里的干部三天两头往我家里跑,为我出主意想办法,询问着养羊中遇到啥问题,能够帮忙解决啥困难。不仅给我办了低保,还多方帮我寻找就业机会,周边的家庭农场、合作社、企业都请我去工作呢。”
如今的老王,靠着养羊走上了致富路。2019年底,老王卖了1只羊,增加了将近三千元的收入,加上畜牧养殖奖补4500元,低保4000多元,务工收入几千元,年收入突破15000元,老王自言:“我打算申请小额贷款,再引进一只种羊,利用羊群正在繁殖期,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争取扩大到30头以上,预计能增加收入50000元左右。虽然我是一个人,但是镇村干部就是我的亲人,我什么事都能找他们帮忙,他们教会我的养羊的本事就是我养老的依靠,我不孤单,我也相信我一定会越过越好,不止脱贫,还要致富。”对于未来,老王充满信心。
据悉,蔡村镇2020年像老王一样搭乘特色种养扶贫政策专列的贫困户有410户。蔡村镇还将继续针对贫困户实际情况,制定“一人一策”,精准帮扶,精准施策,精准脱贫。(张雅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