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县琴溪镇王炉林:身残志坚 脱贫路上不掉队
来源: 2020-03-26 10:54:34 责编: 陈亮

170412817928

f48c6db3-8aac-4355-8c5e-ae02e7d4ad27

“老王既是一位称职的好兄长,更是我村身残志坚自强自立地脱贫榜样。”这是日前泾县琴溪镇赤滩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张渊对本村贫困户王炉林的评价。   

今年70岁的王炉林,因为肢体残疾和带着一个50多岁智障的弟弟生活,2014年被识别为贫困户。由于不能从事重体力活,在村两委及驻村扶贫工作队的鼓励帮助下,就种植大棚蔬菜,他家现有大棚3亩多,加上2亩田的一季油菜和一季水稻,以及应享尽享的政府兜底养老、低保、残疾人生活和护理补贴、产业补贴等,年收入近4万元,2016年实现了稳定脱贫。

“现在国家扶贫政策这么好,我家不仅享受低保、养老金,生病政府报销等好政策,搞大棚蔬菜还有补助。今年疫情期间镇村帮扶干部给我们送来了口罩,为我代购化肥、种子、农药,还帮助我销售蔬菜。我们要感谢政府,不能依赖政府。现在兄弟俩吃穿不愁、住上了小楼房,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银行还有存款呢。”采访中王炉林笑逐颜开地说道。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老王的父母早年撒手人寰,留下他和弟弟两人生活。弟弟王春保是一个智障人,而他不离不弃,充当起“父亲”般的兄长角色,一手将弟弟抚养至今。他常说:“今生是兄弟,来生不一定是兄弟。有国家的好政策,只要我在世一天,就和弟弟相依为命一天。要趁现在身体还行,多挣几个,今后和弟弟防老用,要为政府减轻负担。”

就这样,老王起早贪黑,清晨开着电动三轮车把菜运到泾县菜市场销售,白天带着弟弟在大棚,教弟弟做一些简单的农活,自己克服肢体残疾带来的不便,十分辛苦地劳作,常年不辍。从老王的言行举止中,很难信几年前兄弟俩还是靠拾破烂为生的。在与老王大棚话别后,记者看着老王大棚里绿油油的早黄豆苗,给出了由衷的点赞,祝福老王,祝您有个好收成。(唐小二  程晓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