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北纬30度贯穿四大文明古国,是一条神秘而又奇特的纬线,沿北纬30度线前行,既有许多奇妙的自然景观,又存在着许多令人难解的神秘、怪异现象,存在着许多地球文明的信息。而泾县蔡村镇恰恰在这条纬线附近,并有一块生态种植基地,自然风光极美,生态条件极佳,这就是安徽森亚石斛生态园。
安徽石斛生态园坐落于山清水秀、风景怡人的泾县蔡村镇河冲村工业园区,距月亮湾风景区3KM,距泾县主城区15KM,距宣城市30KM,与S322宣城快速通道相连,距高铁站15分钟车程,规划中的宣泾高速出口和S457省道距离园区2分钟车程,交通便利。驱车前往,可以看到整个园区占地面积200多亩,分生态种植区、加工展示中心和养生度假区。种植区内种植着一种神奇的仙草,它生长于人迹罕至的悬崖峭壁,集天地之灵气,受云、雾、雨、露滋润,习性神秘莫测,位居中华九大仙草之首,它就是传说中的铁皮石斛,在我国70多种石斛中,就属铁皮石斛最为珍贵。
乡梓情重,回乡二次创业
生态园的主人名叫张青松,1977年出生的张青松,是地地道道的蔡村镇人。1996年7月从安徽医药学校毕业后,他从化验员做起,在制药公司兢兢业业地工作了四年。2000年9月开始,他在中国药科大学药学专业进修了四年。之后他进入国泰医药公司,成为一名医药销售经理。这段艰苦的销售经历,锤炼了张青松的意志,让他学会了洞察世界、与人沟通、销售拓展、应变处事和良好的市场分析研判能力。在此期间,他也取得了中药师职称,为他下一步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2007年,他抓住大建设大开发大发展的良好机遇,创办了泾县振兴采石厂,在解决农民就业、助推农民增收的同时,他自己也赚得了“第一桶金。有了资金积累以后,张青松开始思考如何转型发展。考虑到家乡经济形势快速发展和家乡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投资优惠政策宽松等优势,同时泾县蔡村镇位于北纬30度,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很适合石斛栽培。在请教专业技术老师以后,张青松毅然回到自己家乡,重拾自己的医学专业,开始了石斛的栽培。2011年,他将农村闲置的土地流转过来,创立了以石斛为核心,集传统中药材种植、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企业——安徽森亚生态农林有限公司,开始了他的第二次创业历程。
信心满满,却遭当头一棒
整地、搭建温室大棚、建房、打井、引水、安电、办证等等,基地一派繁忙场面。基础设施具备后,张青松满怀信心,高价买来石斛苗,期待石斛苗能茁壮成长,带来好的收成。此后,张青松每天起早摸黑地围着基地忙碌,早上太阳没出来之前就为石斛喷水,晚上等温度降下来之后再次喷水。他大部分时间住在基地,把基地当家。但是,由于短时间内学到的石斛种植专业知识比较浅显,加上过分依赖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摸着石头过河,缺乏经验。结果,当年种下的石斛成活率不高,几乎全部烂了根,亏损资金达十多万元。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缺少技术和经验,每盆石斛都用鹅卵石垫底,水分流失快,导致烂根。张青松初创“摔跤”,自己辛苦积攒多年的积蓄也消耗殆尽,此情此景使得张青松一度陷入绝望。好在冷静下来的张青松没有被眼前的失败吓退,他决定“不打退堂鼓”,在哪里摔倒就在哪里爬起来,认准的路就要勇敢地走下去。
不断摸索,终于开花结果
面对挫折,勇者的选择依然是勇往直前。张青松认真分析了原因,请来安徽省石斛产业协会会长、省级非遗传承人何祥林来基地指导石斛栽培;与安徽中医药大学产、学、研合作,开展林下仿野生石斛栽培并取得成功。他注意仔细观察,用写日记的办法,记录每天所做的工作,掌握石斛生长规律;碰到问题,他及时向专家、指导老师请教、探讨,还抽空到周边种石斛的同行那里学习,交流经验做法。经过不断实践,不断积累,张青松种植石斛的经验也慢慢丰富起来。辛苦耕耘和探索没有白费,石斛开花的那一刻,张青松满脸笑容。现在的森亚石斛种植基地已经初具规模,种植的石斛已经多达2500万株,拥有长江以南最大的米斛种植基地。该公司也先后获得“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市级林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市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市级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和“市级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等殊荣。
不断创新,栽培珍品石斛
2015年7月,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安徽省普查队专家教授在汀溪一处岩石缝隙中发现有三、四株野生铁皮石斛,这也是泾县首次发现自然生长的铁皮石斛。这一发现,坚定了张青松栽培仿生铁皮石斛的决心。张青松主动邀请专家指导,创新采取仿野生技术,利用林地和天然原材料搭建凉棚,山泉水浇灌,通风保湿,营造铁皮石斛的野生环境,经过多次的实验种植,仿野生种植终于取得成功,铁皮石斛也能够在仿野生环境下健康成长,这大大弥补了铁皮石斛在我国市场供应不足的现象。在仿野生环境下种植的铁皮石斛,采摘后胶质饱满,口感好,渣少,纤维含量低,营养价值高。张青松邀请安徽中医药大学俞年军教授为核心核心科研团队为公司产品把关,还研制出了石斛花茶、石斛酒等系列产品。该公司所产的石斛系列产品,也在网络评选中被评为“游泾县不得不购的特产”。
心系邻里,致富不忘乡亲
“在森亚公司务工,劳动强度不大,能学到栽培技术,还能增加收入的同时方便照顾家里老小,真是一举多得呀”贫困户李排兰幸福的说。在蔡村镇提起森亚石斛,人人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不绝。石斛产业是朝阳产业,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张青松在发展产业的同时,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精准扶贫等中心工作,吸纳当地50多位村民就业。 2018年森亚公司联合河冲村村委会申报创建了含就业扶贫车间、电商服务中心、公共就业服务中心三大板块为一体的就业扶贫驿站,吸纳贫困户4人在车间务工,人均增收10000元以上,电商中心每年为贫困户代销代售农产品达8000多元。张青松更是多次召开产业交流会,邀请多家企业负责人共同交流、学习,共同探讨扶贫新举措、好做法。他致富不忘乡里情,出资数万元支持家乡道路硬化、亮化、绿化,并经常深入敬老院献爱心,赢得社会广泛赞誉。2019年森亚石斛农林有限公司荣获泾县脱贫攻坚“最美扶贫爱心企业”和“最美“四带一自”主体荣誉称号。
石斛有特殊功效,涉及中药、保健、食品、美容等多个领域,这个产业可以做到无穷大,张青松对待石斛产业信心满满。下一步,森亚石斛农林有限公司将发挥皖南川藏线“东大门”的优势,走“公司+农户”生产模式和“线上+线下”销售模式,在形成高端、完整的产业链的同时,开发“农业+旅游”发展模式,建设特色民宿,发展研学游、体验游、休闲游,延伸产业链,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为美好乡村建设、决胜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助力。(于正飞 范利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