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手工编织竹篮,结实耐用,只要35元就能带回家,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啊……”刘兰花家的小院子外,旵山村村主任谢华正在为她手工编织的竹篮吆喝。
刘兰花是琴溪镇旵山村渡槽组村民,今年已经63岁了,身体还算硬朗,老伴施长云智力有缺陷,没有劳动力,家里的收入主要靠刘兰花在外务工挣钱。随着儿子施发辉的长大,刘兰花发现儿子平时的言行举止有些异常,经鉴定儿子患有精神疾病,精神状态时好时坏,需要长期依靠药物控制。老伴和儿子都需要她照顾,不得已,刘兰花只能辞去工作专心在家照顾家人,没有了务工收入,对这个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无疑是“雪上加霜”。
得知刘兰花家里的情况后,旵山村将她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根据她家实际情况制定“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确保精准扶贫。除了扶贫政策保障,村干部许选平还多方留意,帮助施发辉在村部附近的一个厂里找到一份工作,“多一个人干事就能多挣些钱,刘兰花肩上的担子也能轻一些,厂子里的工作很简单,离村部也很近,没事的时候能经常去看看他,我也能放心些。”许选平说道。
儿子找到了一份工作,刘兰花的空闲时间也多了一些,她跟在一个老师傅后面学会了编织竹篮的手艺,每天在照顾家人之余,挤出时间来编竹篮,怕卖不出去,刘兰花一开始也不敢编多,村里知道了她这份手艺,主动找上门,鼓励她多编多卖,“你编多少,我就帮你卖多少!”有了村里的支持,刘兰花更有劲了。旵山村的村干部下了班就去她家的小院子帮忙“摆地摊”,你吆喝一句我吆喝一句,发动身边的亲戚朋友购买,竹篮很快就变成了“热销产品”,刚把15个“存货”售完,又来了新“订单”。
刘兰花现在每天都笑得像朵儿“花”,有了政府支持,竹篮编得也更有底气、更有信心了,她还打算带动更多的小姐妹一起编织竹篮,让更多人走上增收致富路。(章睿 汪园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