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县卫抗美:平凡人的“传奇”故事
来源: 明月 2020-09-22 17:17:58 责编: 陈亮

102739817960

​你会读信吗?

一封很多错别字的信,你会认真去读吗?

一袋普普通通的苹果,你会在意吗?

字错心不错可表“真情”,苹果再平常不过,却装满了一个老人感恩的心;

“是的,卫老又来送信了!”

字错心不错表“真情”

2020年3月24日,泾县琴溪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在开展常规走访工作中,收到了一封特殊的字迹不全、歪歪扭扭,还有数个错别字的感谢信。写信人是琴溪镇玲芝村烈士子女卫抗美。在他家中,卫抗美紧紧拉着工作人员的手说:“麻烦一定要把信带给退役军人事务局的领导们!”不仅如此,卫抗美还从抽屉里拿出了另外两封信,一封是在2019年泾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光荣院疗养时写的感谢信,一封是在2020年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向镇里写的捐款书。三封信虽然有多个错别字,字里行间却浓厚表达出老人心中深深的感谢。在卫抗美心里,递送感谢信最能抒发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2020年“八一建军节”过后,他和玲芝村抗美援朝复员老军人左保明又为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送来满满一袋苹果,尽管每次来政府,工作人员都会告诉卫老不要再送东西过来,可是卫抗美依旧很坚持,“不知道怎么表达内心的情感,苹果很甜,也想让你们尝尝,谢谢政府对我一直以来的照顾,谢谢!”。

百家饭里的“感恩”

卫抗美是一名烈士子女。他的名字就是他的身世,母亲刚怀上他的时候,父亲便上了朝鲜战场,2岁时父亲光荣牺牲,襁褓中的他在抗美援朝胜利表彰大会上,被取名为“抗美”。年幼的他和母亲相依为命。都说“英雄子女百姓养”这句话用在他身上就太实在不过了,他吃着百家饭、穿着百家衣长大,从小脑子里就有两个字“感恩”。熟悉卫抗美的人都知道,他十分敬佩父亲在朝鲜战场上身上背着炸弹牺牲的勇气和意志,也非常感恩各级政府和周边村民的帮助。不仅琴溪镇政府经常慰问关照自己和母亲,周边的村民更是把这个抗战英雄的孩子视为己出。卫抗美回忆小时候吃不上饭的时候,隔壁的奶奶大婶们经常送吃的给自己,没有粮食的时候都会省下来给自己。每每提起,卫抗美都忍不住落泪。2015年,卫抗美因车祸,右眼已经看不清事物,村委会考虑到他的难处,给他配了辆电动三轮车,聘请他为村保洁员,卫老十分珍惜这份工作,每天5点钟就起床干活,不管严寒还是酷暑,工作认真仔细勤勤恳恳。早起怕打扰妻子休息,他就在房子旁边的杂物间里住下。卫抗美就是这样一位老人,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自己的不平凡。

疫情之中最美“逆行”

“比起父亲,我不怕。我有责任和义务做好我的工作。作为烈士后代,虽然不能像父亲那样为国捐躯,但是在需要的时候一定要尽自己的一份力。”卫抗美坚定地对着村干部说道,他的身影也成为每天清晨下村部的一抹亮色。

2020年的春节来的比往年都要早,突如其来的的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更让人措手不及。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始以来,卫抗美每天都要仔细清理垃圾桶、垃圾车,不仅仅要打扫干净,更要进行全面消毒,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村民的健康安全。受疫情影响,每天的工作量增加了不少,不仅垃圾清运频率加大了,还增加了用消毒液喷洒等工作,虽然辛苦,但卫抗美内心却感到很欣慰。每天定时定点清理垃圾、全面消毒,此时看似简单的工作,是对这场疫情战无声的付出。

不仅如此,作为纪村组的网格员、一名党员,他也积极号召儿子卫云飞加入到村里战疫情的工作当中,每日开展上户宣传摸排。同时,卫抗美主动将800元的现金交给了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朱局长,委托他向县红十字会进行捐赠。后来,他又向镇里捐赠了600元,考虑到他家的实际情况被镇领导婉拒了。

最美的坚持来自于默默无闻的敬业奉献,最珍贵的温度来自于单纯的付出。卫抗美因为经历过苦与累,才知道日子的甜;因为被爱与关怀,更懂得感恩的意义。与爱同行,不负自己,不负家国。(明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