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是“等、靠、要”,还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泾县琴溪镇旵山村贫困户胡治斌和胡治国兄弟俩用实际行动给出了响亮回答——依靠编织手工大扫帚,一年“扎”出四万多元收入,走上了一条脱贫致富的好路子。
“我和哥哥有今天的收获,离不开国家的扶贫政策,非常感谢扶贫干部和领导们对我们的关心和帮助。”贫困户胡治国手里一边编着大扫把,一边对笔者说道。
现年66岁的胡治斌和64岁的胡治国,系泾县琴溪镇旵山村全康组村民,他俩是亲兄弟,都是单身。胡治斌从小就患有智障,精神残疾二级。兄弟俩以前靠着种植水稻等收入糊口,生活比较困难。
鉴于该户的实际情况,该村于2014年通过个人申请等相关程序,将该户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致贫原因是自身发展动力不足,并于2016年脱贫。
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该村就介绍贫困户胡治斌和胡治国兄弟俩到旵山村全康组的胡超扫把厂务工,从事用竹枝扎扫把的工作。现在,每人每月收入约2000元。今年的7月25日,胡治国还小额信贷5万元与胡超的扫把厂合作经营发展。
据了解,该户还享受了农村低保、养老金、贫困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和生活补贴、农业支持户补贴、竹林抚育补助、疫情期间务工补助、全额资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家庭医生签约、“351”医疗保障、“180”补充医保等。2019年家庭总纯收入31603.1元,人均纯收入15801.55元。2020年家庭总纯收入50678.18元,人均纯收入25339.09元,实现了长期稳定脱贫致富。
生活虽然很艰辛,但是胡治斌和胡治国兄弟俩对生活充满了希望,他们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一步一步走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陈小宝 许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