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套90平方米的房屋只需要61万元,有兴趣的市民可以考虑竞拍。”11月11日9点,合肥市瑶海区人民法院执行法官在直播间开始直播,很快就吸引了许多市民的围观。11月11日至25日,安徽法院集中开展“11·11网络司法拍卖节”(以下简称“司法拍卖节”)活动,各家法院纷纷拿出拍卖好货,助力执行工作,最大限度保障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合肥市两级法院共上传了包括商铺、住宅、酒店设施、车辆等各类35件拍品,截至11月11日17点,合肥两级法院已成交16件,成交金额约1400余万元,成交率达45.7%。在所有的拍卖品中,房产依然最受欢迎,其中滨湖新区某办公房产竞拍达127次,包河区某住宅拍卖吸引了8300人次围观。
六安市裕安区人民法院上拍了两套小区门面房,系第二次拍卖,在首拍116万元的基础上,降价15%,最终以96.8万元的价格成交。此外,霍山县人民法院拍卖的一笔竞品包含了27套住宅,最终以1195.9万元的价格成交,刷新了该院司法拍卖单日最大成交额纪录。截至11日10点,该院共成交7个拍卖标的,成交额达3929.3万元。
合肥市瑶海区人民法院首次加入了直播元素。该院执行法官化身网络主播,从价格分析、外观展示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近距离为竞买人介绍拍品。据悉,瑶海法院此次共有152件拍品参与拍卖,截至11月12日,已成交18件,成交额达2600余万元。
为了充分展示竞品的内容,合肥市包河区人民法院执行法官们在直播前就去了几处拍卖房产拍摄了现场视频,并在直播中展示。截至11月11日,包河法院已经通过网络司法拍卖成交了186件拍品,成交总金额高达2.15亿元。
宣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在今年“6·18司法拍卖节”的基础上,继续采用“直播+VR”的司法网拍新模式。竞买人通过直播链接,选择想竞拍的房屋,再点击拍卖页面主图上的“VR全景”图标,房屋的3D模型就会出现在屏幕中央。11月11日当天,1小时的直播就吸引了近2000人次的观看,个别拍品的围观次数达到了3000人次以上。截至11月13日,宣城市两级法院共上架拍品35件,成交25件,成交价共计1894.752万元,竞价次数703次,溢价率18.53%。
为全力保障此次司法拍卖节质效,化解金融风险,宁国市人民法院联合宁国邮储银行和农商行等金融机构,推出“拍卖贷”产品,为竞买人融资提供便利,为处置和盘活“僵尸”企业资产提供资金支撑。根据该机制,对法院挂拍的符合“拍卖贷”的不动产,有贷款意向的竞买人可先行向宁国邮储银行或农商行申请进行贷款资格审核,在房产拍卖成交后,买受人可根据银行的授信审核向法院交付首付款(含保证金),随后当地不动产登记中心同步受理、同步办结房屋过户和抵押登记手续,最后银行以买受人名义将贷款交付到法院指定账户,法院根据具体案情快速将案款支付给申请人或进行执行分配。(记者 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