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里的法官
来源:朱利琴 记者 唐欢 2021-02-03 16:49:15 责编:刘超

江淮新闻第一端5

2月2日,八点半,肥西县人民法院桃花法庭办公室里,庭长商志强、法官陆静都在各自整理卷宗,梳理案情。因为1个小时后,他们要到辖区的翡翠社区法官工作室,现场调解各自网格序列里的诉讼纠纷。法官工作室挂牌,员额法官并入网格单元,成为“网格法官”,桃花法庭的每一个成员都为这个新身份迅速找到定位,与辖区的社区、街道无缝对接,确保更多纠纷不出网格片区就能得到妥善解决。

九点半,商志强承办的赡养纠纷当事人按时到了法官工作室。原告是90岁的母亲汪某,被告是她含辛茹苦带大的7个子女。汪某因为身体不适在诊所治疗,委托代理律师出庭。

“我们经过1月份多次的调解,你们对于赡养母亲都有了初步意向,今天我们来落实调解协议的详细内容。”听完商志强对调解协议内容的解读,7个子女再次出现了分歧。

汪某因去年8月意外摔伤后一直卧床不起,照料她的重任就落到了7个子女身上。结果,子女相互推脱,老人面临无人照料的困境,只得向法院起诉要求7个子女支付赡养费用,承担赡养义务。

商志强受理该案后,先后多次上门与汪某及其子女了解情况,向社居委工作人员了解该家庭的情况,细致地走访让当事人的矛盾根源很快浮出水面。通过拆迁,老人名下有房产、有存款,子女担心财产继承不公平,试图用赡养老人作为筹码,争得满意的利益。

“曾经的贫穷没有让父母放弃你们,现如今一点财产却让你们忘记了养育之恩。”7名被告为各自承担的赡养义务争执不下,商志强语重心长的一句话让大家陷入了沉默。

10:25,商志强和法官助理杨林青开始对意见分歧最大的几名被告采取背靠背调解。

代理律师告诉记者,汪某起诉索要赡养费并不是真正的目的,已经90岁的汪某只想在子女身边颐养天年,子女们如过客般对待老人,是汪某接受不了的。

与此同时,陆静预先通知的离婚纠纷双方当事人也一起来到了法官工作室。已经拥有两个孩子的原被告,结婚10多年,经历过一次离婚、复婚,面对法官没有太多情绪冲突,反而是沉默居多。早在一周前,陆静已经与他们的大儿子电话沟通过,10岁的孩子不同意父母离婚,不愿意选择跟谁一起生活。听到陆静娓娓道来孩子的态度,妻子动摇了。虽然丈夫没有犯大错,但是因生活平淡,口角增多,自己想从婚姻中解放出去,只是没有顾及到孩子。

“夫妻之爱并没有那么深奥,能相依相伴到老就是最大的幸福。”陆静了解到夫妻双方仅仅是因生活琐事消磨了感情,几番劝说之下,原被告同意先适用6个月冷静期,各自为婚姻再努力一次。

陆静送走这对夫妻,时针已经指向12点。商志强还在赡养纠纷中与几个被告耐心协商。

目前,肥西3个基层法庭已实现法官工作室全覆盖,法官以公示牌形式进驻辖区网格。并入网格序列以来,商志强和陆静每月都要到辖区的5个法官工作室值班,现场对接矛盾纠纷。

自去年底,合肥市委政法委与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展合肥市“法官进网格”活动,推动全市法院审判力量下沉、审判中心下移、审判服务下倾,提高“群众见法官率”。根据工作部署,组织全市基层法院员额法官和法官助理主动融入全市四级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确保每个网格单元都有一名“网格法官”对接,让群众能在家门口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当地。(朱利琴 记者 唐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