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合肥市开展拆违工作以来,合肥市包河区城管部门连续开展多次集中拆违行动,并进行了大范围的宣传动员,因此,近期掀起的楼顶违建拆除热潮中,包括香港街在内的多处楼顶违建纷纷开启“自拆”模式,配合周边环境整治,提升城市“颜值”,自拆面积约600平方米。
一户最少要跑三趟
“轰隆隆,轰隆隆……”随着一声声巨响,一块块铁皮从房顶剥落,3月23日,在芜湖路街道科苑新村楼顶上,几名工人挥舞着铁锤,忙着拆卸违建房。
据了解,城管部门在此次拆除过程中遇到了违建当事人的软抵抗。为妥善处理,执法队员多次上门,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一遍遍“温情”沟通,最终违建户同意配合拆除。
说起在楼顶搭建的初衷,林先生表示:“当时在楼顶露台搭起了棚房,平时存放一些杂物、种种花,没想到这些属于违建要被拆除。起初对执法人员有抵触心理,觉得避一避就过去了,没想到执法人员十分耐心和温情,”
“住户在5楼,有时白天找不到人,我们就晚上来,第一趟肯定要吃闭门羹。或者从社区、派出所那找来他们的联系方式,打电话发短信一遍又一遍地沟通劝导。”芜湖路街道城管中队相关负责人说,对于拆违工作,前期不少居民都有抵触,所以平均一户最少要跑三趟,挨家挨户上门发放告知书等材料,多次、反复上门做通思想工作,最终才能和违建户达成同意拆除的意见。
商户配合忙自拆
随着违法建设治理专项行动的纵深推进,不少商户也纷纷主动加入到自拆的队伍中。
走进芜湖路街道的香港街,不少违建房内的物品已被商户腾空。
“这几天都在清理,趁着天气晴好,抓紧拆掉。”张先生是香港街一家宾馆的老板,早年为扩大用房面积,他在宾馆楼顶盖了几处小房间。在收到拆违通知后,他主动进行了自拆。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减少对住户的影响,当前在居民区的拆违行动基本采用人工拆除的方式。“除了一些地处空旷路面,或者面积较大的违建我们会用机械外,其他违建基本采用人工。”包河区城管大队相关负责人表示,香港街的楼顶有不同程度的违法搭建,大多数用于住房或者储物,装修比较好,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住户的影响,他们采用了人工拆除的方式。(李玲玲 高琳凡 记者 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