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不因来路迢遥而改变,使命不因风雨坎坷而淡忘”。这是李夏的微信签名,也是他矢志不渝的人生追求。李夏生前是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荆州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县监委派出荆州乡监察专员。2019年8月10日,在抗击9号超强台风“利奇马”中,突遇山体塌方,李夏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英勇牺牲,年仅33岁。2019年10月23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布李夏先进事迹,追授他“时代楷模”称号。
做一身正气的纪检监察“铁人”
纪检监察工作是容易“得罪人”的活儿,纪检监察干部不能做“老好人”。2018年12月,刚调到荆州乡任纪委书记的李夏,处理第一个问题就碰上了一个“牛脾气”。荆州乡方家湾村原党支部书记程本祥因违纪受到处分,对多领的1万多元工资等费用不愿退还。之前,经办人、联村干部、分管领导多次找他谈过话,都被他顶了回来。
拿下“牛脾气”难在牵住“牛鼻子”。第一次见面,李夏把程本祥约到办公室讲了半天,程本祥油盐不进。第二次、第三次……李夏不厌其烦、主动上门,直到程本祥主动约见。在政策法纪面前、语重心长之下,程本祥终于答应退钱,但一下子拿不出那么多钱。李夏跟相关部门沟通,制订了限期分批退款的计划,到2019年年底全部退完。
“讲原则、有方法、有耐心”是李夏做工作的“看家本领”。“看不出来,这个年轻人说软话、办硬事,关键时候硬得跟铁人一样。”事后,村民交头接耳,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2018年,有人举报原镇头村党总支书记陈承兵在4年前的换届选举中存在拉票行为。有人私下劝李夏,“陈书记可是你的老熟人啊,多大点事,还较真个啥?”“纪检监察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李夏的语气由不得商量。第一次直接找老陈,李夏便吃了闭门羹。“我没错,不要来找我”,隔着门,老陈赌着气。但这并没有让李夏气馁,他一边收集相关证据,一边研究法律政策,再到老陈家就有了交锋的底气。
他前前后后十多次登门,最终敲开了老陈的“心门”。老陈签字承认错误,受到了党纪处分并被免职。此时正值新一轮村“两委”换届,这一案件在全县通报后,形成了有力震慑。这位被免职的老支书,在回忆起李夏时,依然眼泛泪光,反复责怪自己:“一个外地人,搞纪检监察很不容易,我当时怎么就没想通呢!”
“打铁的人”必须是“铁打的人”。李夏在笔记中这样深刻反思:“想一想,对大诱惑有没有动过心,对小意思有没有沾过边,对微腐败有没有黑过脸。”这位“铁人”硬就硬在自重自省,硬就硬在自警自励,甚至经常“自讨苦吃”,用一身正气练就了“金刚不坏之身”。
读党史学习李夏同志为党为国为民的先进事迹,作为一名普通的纪检干部,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是加强学习,筑牢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二是树立服务意识,提高履职能力。作为乡镇纪委的一名纪检干部,即要有监督执纪问责的业务能力,也要有最后一公里的为民务实清廉的服务意识。要做到“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处处体现先进性,时时体现先进性。三是加强自我约束,守住廉洁底线。作为乡镇纪委的纪检干部,即要有监督的能力,也要有主动接受监督的觉悟,牢记廉洁的底线,做到警钟长鸣,真正做到慎小、慎微、慎独,规范办案程序,加强自我监督,严格落实内控机制,认真按“打铁必须自身硬”的要求,做到自警、自醒、自励,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楚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