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包河:我为群众办实事
来源:史琴 2021-04-14 16:03:21 责编:黄河 齐晓迪 访问量:10000

安徽日报图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合肥市包河区淝河镇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着力保障民生需求,倾力改善人居环境,极大增强了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我是践行者

“越是困难,党员干部越要带头上”

征迁工作被称为“片区改造第一难”,这一路走来,淝河镇席井村党委副书记、主任郭贤云深感不易:征迁任务重、困难多,如何让老百姓从“不想搬”到“带头搬”,是摆在眼前的是一道难题。为顺利推进征迁工作,村两委干部分片驻点、分包到户。与此同时,郭贤云还带领参与征迁的工作人员利用空闲时间学习政策,分析不愿征迁的原因,做到面对老百姓“有理说得清”。

01

 “越是困难的时候,党员干部越要带头上!”在一次征迁攻坚扫尾工作中,郭贤云痛风发作,为说服最后一户村民按时搬离,他忍着剧痛,一天16次上门,终于提前30个小时完成任务。不仅如此,面对部分企业,郭贤云更是采取不同方法为他们创造搬迁条件:大型机械搬不出去,那就修出一条道路;重新架设变压器,让企业完成最后一笔订单;没有找到新的办公场地,亲自为企业寻找办公厂房……

我是建设者

“每一个建设节点仍然历历在目”

川海花园是席井村体量最大的复建点项目,小区在规划设计阶段就十分细致,完全按照商品房的标准进行。高峰时期,项目上有1500多名工人,管理人员也有40余名。项目经理俞斌说:“在项目建设的三年多时间里,我深知当地政府和群众对这座回迁小区的期盼,作为一名党员,我一定会积极配合项目党支部的工作。”

05

在经历了2020年疫情和汛情的双重考验后,今年上半年,拥有17栋高层、可容纳1428户居民的川海花园终于要交付了,作为项目的建设者之一,俞斌一直在等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我是见证者

“我是老党员,我有责任配合征迁”

几年前,沈光礼因城中村改造,搬离了生活几十年的老房子,和家人一起租住在关镇佳园里。在闲暇时间,这位71岁的老党员最爱做的是向当地村民宣传征迁政策。

国家对于失地农民有补贴,合肥市征地拆迁也有相应的补偿标准,尽管政策很优惠,但村民对征迁工作还是有些抵触。沈光礼认为,自己是老党员,带头配合征迁、向村民们宣传政策能让更容易他们接受。

04

“社会在进步,村民们也得转变观念,征迁之后居住条件好了,路平整了,周边的环境和城市里一样。”在沈光礼的记忆中,上世纪70年代的分田到户,解决了老百姓的吃饭问题,而现在的土地征迁,则是让老百姓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如此,考虑到一些征迁户缺少收入来源,关镇村还成立了“扶贫车间”,为他们提供保洁、保安等工作岗位,解决了后顾之忧。

我是参与者

“退休还能有所用,很有成就感”

葛大店社区是淝河镇面积最大的社区之一,近年来,随着撤村改居,以及淝河片区综合改造的推进,身为“老郊区人”的丁运庚不仅带头上交钥匙,积极参与征迁宣传、调解工作,更是发挥余热,加入到社区治理工作中。2004年,丁运庚从淝河镇财政所退休,几十年的财政工作不仅让他在专业上精益求精,也磨练出了他能忍耐、不发火的好性子。

02

因为特殊的原因,网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葛大店社区治理的难点之一。“周边有很多大中专院校,最高峰时期,社区范围内多达23家网吧。”渐渐地,丁运庚发现,当地的许多中小学生成为网吧的“常客”,这让学校和家长很是头疼。后来,社区招募网吧义务监督员,丁运庚第一时间报名加入,他不仅对未成年人进行劝说,还对网吧经营进行监督。“我比较擅长做群众工作,退休后还能有所用,这让我很有成就感。”丁运庚说道。

我是奋进者

​“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最能打动百姓的心”

十几年前的葛大店社区与农村无异,村民居住分散,有时甚至要穿过农田才能找到访视对象的家。而现在的葛大店俨然一座城市社区,规划有序、道路通畅,社区工作人员的入户工作方便多了。“片区改造是社区的重要工作之一,这些能看得着、摸得到的变化,才最能打动老百姓的心。”葛大店社区党委委员、妇联主席陆海莉说道。

03

在多年的征迁工作中,陆海莉遇到过许多难题,也收获了许多感动。在一次征迁中,一位大姐虽已交房,却因为内心不舍迟迟不愿搬离,为了打消她的顾虑,陆海莉不仅常常带着她去安置小区看一看,还邀请摄影师为她的家人和老宅留下影像记录,最后,大姐终于同意征迁。

社区工作者就是要为老百姓谋福利,只有全心全意为他们服务,才能赢得理解和支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把我们的家乡建设得更好。”陆海莉说道。(史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