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了安徽省政法英模网络展播,看到鲍志斌同志,我有些激动。他站在台上,目光坚毅,声音铿锵,单薄的袖子随着身体微微晃动。这位独臂所长,将他的故事娓娓道来,每一个字都在心头激荡。
他说,爷爷参加过八路军,身上的六枚弹片是他最有分量的军功章。而他那条出警途中失去的手臂,何尝不是他光荣的烙印,是在为人民服务的征程中竖起的风帆!
在成为政法队伍中的一员之前,我也曾是一名光荣的子弟兵。经过23年部队的锤炼后,走进了淮南市人民检察院,在宣传岗位上一干就干了15年。曾经的我也想身穿一身检察蓝,持公义之剑,守一方平安。可是这一身检察蓝却赋予了我一只笔,书写公平,宣扬正义,护佑百姓。但没能像鲍志斌那样在一线为群众服务,但在他的精神感召下,我会在宣传这一平凡的岗位上去不停耕耘出别样天空。
鲍志斌同志在受伤后,坚决要求留在基层,要像爷爷、父亲一样英勇无畏,牢牢坚守阵地。那么我的阵地是什么?是宣传岗位。是将“四大检察”“十大业务”告诉群众;将“公益诉讼”宣传到位;将法治理念根植入心;让人民群众了解检察工作,知法懂法用法……这些,都需要我在我的阵地上,秉持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一步一个脚印踏出痕迹。
从平凡到伟大,有千里之遥,但又仅有一步之远。要想在平凡的工作中成就不平凡的事业,首先接受自己是个平凡的人并且做着平凡的事,脚踏实地做好当下的工作。就像鲍志斌同志,时时心怀群众,即使从一个普通干警成长为一所之长,仍然3天8次登门圆满处理“4只鸡事件”。他不认为这是鸡毛蒜皮的小事。相反,对他来说,将治安隐患消除在了萌芽状态便是他的首要任务!
有人是说过,当兴趣作为事业的时候,兴趣也会变得枯燥起来。可见在日常工作中有多少重复而乏味的内容是不得不完成的,又有多少难题与困惑是需要攻克的。就像新一轮司法体制改革后,虽然咱们拍摄了淮南市人民检察院的内设机构设置及职能介绍的系列片全媒体放送,但是每次无论采访还是活动,总能遇到同一个问题:“检察院是干啥的?”这个问题,我回答了15年。今后,如果还是有人问,我将继续回答下去。因为,这是我工作的一部分。
所有的成功者与普通大众一样,每天都全力以赴对待每一件平凡的小事,而正是这些平凡的小事,让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成绩。鲍志斌同志虽然独臂,我却不愿说他身残。因为他可以像普通民警一样冲火场、战罪犯……他强大的精神力量,战胜了身体的不便;他为民服务的初心,成为化解每一件小事的动力,也成就了他高大的形象。
学习鲍志斌,平凡中见不凡,初心不改、心中有民。(淮南市人民检察院 王来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