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英模精神 筑牢忠诚本色
来源:淮南市八公山区人民检察院 胡勇 2021-04-25 15:19:55 责编:齐晓迪

江淮新闻第一端5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有一种力量叫感动,有一种精神叫奉献,有一种英雄叫榜样。根据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学习教育计划安排,我观看了安徽政法英模先进事迹报告网络展播。收看完节目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脑海里不断浮现出“独臂撑起群众一片天的鲍志斌”“跨国抓捕时牺牲他乡的戴志军”“扫黑除恶先锋战士杨磊”“科技强警先锋周克武”“用忠诚担当捍卫公平正义的张光明”“青春在监区升华的张文博”等政法英模的身影。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新时代政法民警铁肩担正义、无私为人民的优秀忠诚品质。

何谓忠诚?《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对国家、对人民、对事业、对上级、对朋友等真心诚意、尽心尽力,没有二心。忠诚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荆轲冒死刺秦王,报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是一种忠诚;关羽谢绝重赏,不忘旧主,是一种忠诚;岳飞精忠报国,抗金退敌,是一种忠诚;钱学森冲破美国的种种阻挠,毅然踏上了回归祖国之路,也是一种忠诚。一个人无论什么原因,只要失去了忠诚,就失去了做人的本钱,就失去了自立于世的支柱,就失去了谋事敬业的基础。

回顾党的历史,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小小红船到领航中国的巍巍巨轮,皆是因为有无比坚定的信仰引领。“长征的时候,你都干了些什么工作?”邓小平的女儿问父亲。“跟着走。”邓小平这样回答。凝练的语言,表达的是对党的绝对忠诚和对革命事业的必胜信念。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有这样的描述,由于特殊年代、特殊身份,总书记青年时期先后写了8份入团申请书、10份入党申请书,为我们树立了坚守信仰不动摇的楷模。

忠诚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在持续学习中培塑提高。作为新时代的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一名人民检察官,培塑忠诚纯洁可靠品质,其前提就是要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领悟,坚定理想信念,努力提高依法履职的政治担当和能力素质,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事业。

我所在的第二检察部,承担着民事、行政及公益诉讼三大职责,涉及的案件虽不像刑事案件那样矛盾尖锐,也不如职务犯罪案件那般反响强烈,但却与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计息息相关,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任何的办案不公或草率处理不仅会损害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而且会对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在办理案件过程中,我一直通过细致入微的工作为人民群众解决一件件实事难题。正是通过这些具体的办案,忠诚地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关注民生;忠实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民权,切实地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通过政法英模先进事迹学习,我将见贤思齐,对标英模,弘扬英模精神,筑牢忠诚本色,从中汲取力量之源、补足精神之钙、筑牢信仰之基,赓续奋斗的强大动力。同时进一步提高思想境界,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功夫,做到学思践悟,思想受到触动,心灵得到净化,理想信念得到升华,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以实际行动积极践行总书记“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谆谆教诲。(淮南市八公山区人民检察院  胡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