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实化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和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推动“检察为民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充分展示新时代检察机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蒙城县人民检察院推出了八项便民服务措施。
一是“一站式”服务,打造温暖控申。依托12309检察服务中心统一对外开展控申接待、控告申诉案件受理、法律咨询。同时进一步优化12309检察服务热线功能,强化网络平台建设应用,变分散为集中,线下为线上,实现服务方式零距离,搭建好检民连心桥。
二是积极落实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工作要求。持续落实群众信访“7日内程序性回复、3个月内办理过程或结果答复”工作要求,确保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按时、按质开展回复工作,及时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检察版。
三是畅通司法救助渠道,加大司法救助力度。对符合国家司法救助的对象,做到主动救助、公正救助、应救尽救。特别加大对军人军属、未成年人、脱贫户、残疾人等重点人群的救助力度,联合法院、妇联、团委、民政等多部门开展多元化救助,切实帮助申请人改善生活。
四是推行“检察+邻长”工作机制。精准对接社区,构建网格化区域,全体干警包保联络邻长,围绕主动上门服务、坚持开门整顿、办好邻长身边案三个方面,宣传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和检察职能,认真听取邻长诉求和意见,全面改进工作作风;充分发挥邻长高效率联系人民群众的优势,面对面、心贴心为群众送法律,提供司法服务,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五是观护帮教涉案未成年人。按照“检察官+团干+司法社工+心理咨询师”的工作模式,开展社会调查、法律援助、心理疏导等活动,对部分涉案未成年人重塑社会责任感调整自我封闭的状态起到积极的作用。组织心理咨询师开展亲职教育活动,强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达到办理一案、教育一家、影响一片的效果。
六是立足公益诉讼职能推动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开展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检察活动,对全县校园食堂进行食品安全排查,保障中小学生舌尖上的安全;积极落实高检院“四号检察建议”,与县城市管理局联合开展窨井盖安全隐患排查,推动道路交通等城市基础设施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与县应急管理局联合印发文件,协作推进全县安全生产工作。
七是积极推进检察办案公开听证工作。落实《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听证工作规定》,对羁押必要性审查案件、拟不起诉案件、刑事申诉等在事实认定、法律适用、案件处理等方面存在较大争议,或者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案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及各界代表参加公开听证,把司法公平公正公示于众,让司法结果更容易被公众、当事人所理解和接受。
八是检察普法进校园活动。持续推进“一号检察建议”贯彻落实,组织“法治副校长”走进全县中小学、职业学校、寄宿制学校开展法治教育活动,进一步提升在校生法律素养和自我保护意识。聚焦未成年人法治需求,开办校园法治广播,扩大未成年人法治教育覆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