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和农村互联网普及率大幅提升,宣州区抢抓发展机遇,以加快农村电商发展为突破口,积极探索乡村数字经济发展新业态,在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数字乡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农村电商发展现状
2020年,宣州区共有涉农电商经营主体898家,实现农产品网络零售额23.18亿元,同比增长26.27%。狸桥镇、洪林镇成功申报省级农村电商示范镇,慈溪村、稽亭村等8个行政村被评为省级农村电商示范村。涌现出一批以“寻梦鲜花”“堆草堆”“小样”为代表的销售额超亿元的电商企业。
(一)农业企业参与度不断增加。目前,宣州区共有华卫禽业、刘郎食品等 56家农业企业依托电商平台,开展农产品网上销售。销售种类包含茶叶、鸡蛋、大米、螃蟹、蜜枣等100余种,从事电子商务人员达300余人。
(二)电商平台带动性不断增强。“龙武商城”微信平台,以本地特色农产品开展网上销售,销售产品包括溪口高山茶、水阳三宝、张扬蜂蜜等60余种,2020年销售额2888万元。寻梦鲜花主攻鲜花网上销售,2020年销售额近10亿元,网销额行业全国第一,带动4000多人就业。堆草堆农业在京东、斑马开展鸡蛋线上销售,为其公司配套的养殖户1700户,2020年该公司实现销售额5.7亿元。中良枣业通过电商平台销售蜜枣,产品不仅远销沪苏浙等长三角大城市,还出口到周边其他国家。
(三)网红经济蓬勃发展。在数字化产业园设立直播基地,引进优秀直播带货团队和公司,定期开展直播带货,今年以来开展50多场直播带货活动、涵盖农产品、服装、文房四宝等产品。狸桥镇金凤村网红李小利,利用火山、抖音等平台,销售南漪湖毛刀鱼、银鱼、青虾等农产品,2020年网络销售额达500万元,她的电商案例被评为2019年安徽优秀案例。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农村电商人才匮乏。一方面,农业生产者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对新经营理念的认知不足,对新技术应用能力较弱,大多数农业生产者自身条件很难满足电子商务对人才的要求。另一方面,受工作环境与薪资待遇等多方面条件限制,不少专业强、能力好的优秀电商人才不愿意到农村发展,农村电商人才“难育、难引、难留”。
(二)农村物流基础薄弱。由于农产品具有易腐性、品种多、难包装等特点,对物流条件要求较高。而农村物流基础设施落后,仓储用地缺乏,冷链物流供给能力不足,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网上销售需求。且农村电商大都规模较小,乡村第三方物流企业少,商家议价能力弱,农产品流通成本占总成本的一半左右。
(三)品牌质量难以保证。绝大多数电商基本上都是直接代销合作社、农户、种养殖大户和小微企业的产品,或者临时收购组织货源,然后进行简单的分装包装后即上线销售,没有自己的生产基地、加工基地、品牌和QS认证,原料及产品供应、产品质量没有保证,质量信誉也无从保障。
(四)电商营销能力不强。农村电商服务站大多是以村部、合作社、超市或家庭为主的经营形态,网店店铺等级偏低,内部管理粗放,缺少集聚效应。电商经营者网上营销的意识和能力欠缺,电商品牌及营销策划、设计、包装、宣传、运营服务能力较低,产品缺乏竞争力。
三、加快农村电商发展的意见建议
(一)加大电商主体培育,破解平台制约。通过引进有实力、运营成熟的电商服务平台,打包推进物流、冷链服务、农业产业化基地、大型商超、加工企业、大型餐饮等产业平台建设。鼓励具备条件的村级农家乐、村邮站、快递网点等改造为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点,重点在乡镇所在地规划建设符合电子商务发展需要的物流配送门店。
(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破解物流制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以宽带网络提速降费为契机推广5G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发挥电商物流配送中心作用,成立快递物流协会,建立物流快递信息服务平台和数据共享平台,整合配送路径,实现资源共享,降低配送成本,促进邮政及“四通一达”等重点物流快递企业快递业务直接通达到中心站、代办覆盖到村站,打通“最后一公里”。
(三)提高产品质量保障,破解品牌制约。品牌是竞争力,更是农村电商发展的基础。鼓励企业通过“电商+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建立自己的生产加工基地,开展质量认证,注册品牌商标,保障质量信誉。一方面要打造具有辨识度的商标和包装,在ISO和“三品一标”等认证体系上提升品牌价值。另一方面要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加强对农产品尤其是土特产的生产、加工、包装等方面的标准化建设。
(四)强化职业技能培训,破解人才制约。加大电子商务技能培训力度,突出网商孵化和人才培养,着力提升产品线上销售策划、设计、包装、宣传推介能力,推动企业上线,扩大应用范围,增加网上销售额,带动特色产业发展。同时,加大优秀电商人才的引进力度,对引进或回乡创业的电商人才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引导具有实践经验的电商从业者回乡创业。
(五)加大金融扶持力度,破解信贷制约。一是充分发挥金融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将银行对电商企业贷款纳入金融机构年度考核内容,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电商的信贷投放力度。二是探索小额贷款公司与电商网贷平台合作,推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模式,拓展电商融资渠道。三是鼓励金融机构推出适合电商需求的小额信贷产品,如金融IC“一卡通”等,提供便捷服务,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
作者:宣称市宣州区政协主席 鲍莎莎
编辑:袁家权 金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