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胡氏先人胡元彬由徽州休宁县演川来安庆落户经商。胡氏家族八代传人苦心经营,终于使“胡玉美”玉成其美,百年老字号“胡玉美酱园”兴盛不衰。
清晨,接到安庆文史专家张健初老师邀约,前来大渡囗寻访溯源安庆老字号胡玉美甘夫人。我骑着电动车,到了东流港江堤处,张老师说,我们步行循着“酱王”胡兆祥足迹去寻找,感受还原当年肩挑手提的酱王创业艰辛。停放好车子,我们沿着广丰圩向西前行,边走边聊,大渡口地理人文历史,光复会徐锡麟、白沙飞机场、省立专门工业学校、八都湖农田试办区……与皖江文化渊源。
走到新桥丰收组,我们走村入户。在硕大高耸的梧桐树下,张老师与农户亲切交谈,慢慢揭开了胡玉美甘夫人的传奇身世。
当问及甘姓,有的,他们是长江的江,也念gang。 江与甘几乎方言同音。我们根据信息线索,在大渡口八都湖、济动、石头桥、三千亩、四合寻访。
一条乡间路穿越张湾,广丰圩就在身后。临江组旁,有位章师傅用力挥锹,把泥土整平。当说到胡玉美甘夫人,他放下手中铁锹,说,胡玉美的人家行善有口皆碑。听家里老爹爹说过,有一个牵牛的人经过胡玉美门口,牛却怎么也不走了,赶也不行。许多人前来围观,这时胡家的女主人出来了,问明情况后,高价买下这头牛,并派专人饲养。还有一则故事,女子嫁到胡玉美家,胡家待人不错,有一次女子遭到陷害,把蛇放在做酱的缸里面,淹死在里面。胡家后来把蛇掩埋了,酱缸也就不用了。
《甘氏宗谱》(燕翼堂)记载,始祖应宸公是南宋高宗绍兴元年(公元1130年)进士,落户桐城东乡梅子岭(现枞阳县金社乡),至今已880年。历经繁衍、迁徙,现主要分布桐城、枞阳、舒城、怀宁、安庆、宣城和江西鄱阳以及江浙、陕西等地区。从二十二世起行派(辈份)是:光先启法,盛世贤良,鸿文继美,科第延长……。
安庆“胡玉美”创始人胡兆祥墓志铭
清赠通奉大夫同知衔胡芝田先生墓志铭
桐城潘田撰文 江宁杨大鈊书丹
君讳兆祥,字国瑞,号芝田,姓胡氏。始祖昌翼公,本唐昭宗太子,朱温之乱,何后以公付侍御胡三公载以南,遂从胡姓,举后唐同光乙酉进士。公家国之变,隐居婺源之考水,构书院讲学,时称明经先生。传十一世,迁休宁之演川。又传十六世,至元彬公,当清康熙间,始迁怀宁,是为君之曾祖考……君故善贸迁……君以国学生入赀授同知衔,又以孙远勋、远芬官赠通奉大夫,生清嘉庆乙丑六月二十七日,卒光绪癸未七月二十三日,春秋七十有九,原聘夏未昏卒,配甘氏赠夫人,前卒別葬,子男二:椿,从九品,杰,国学生,女二,长婿周瑞珎,邑庠生,次婿诸登瀛,国学生,孙男九:远猷、远勋、远芬、远芳、远濬、远灿、远烈、远成、远惠……远芬兄弟以民国十六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葬君怀宁受泉乡洪家铺杨家枫树……
在张湾、杨墩姓甘的,大多分布江堤旁,走访询问中才知道,甘氏祖上从安庆洪镇迁徙到此地。
清道光五年(1825年),胡元彬的孙子胡家书与曾孙胡兆祥在八都湖附近甘庄继承祖业经营小酱坊。胡兆祥常挑着酱货担搭船到大渡口、张家湾、八都湖一带的村庄沿村叫卖。相识了制豆腐的甘家父母与女儿……
趁着春光,顺着江堤向行走。放眼望去,一幅天然画卷徐徐映入我的眼帘;鸟儿雀跃,堤外树木林立,绿树丛中耸立着一座气势宏伟的徽派寺庙建筑群,当地叫“宏庙”。释觉宜师傅介绍此庙是胡玉美家建的,是否是胡氏家庙,不得而知。
清道光十年(1830年),古雁汊张湾此地有一位辛勤的摆江渡人家,人称柯老大,独自一个过着清贫的日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天,晴日高照、万里无云,柯老大划着木头船,乘载着客家去省城安庆,船上客家有说有笑,柯老大边划着船,边唱着雁汊渔歌。忽然天上乌云密布,似乎一场大雨即将来临之势,天空阴暗得像黑夜一样,柯老大的船不能前行了,只得在原处打转,随时会发生翻船的危险。乌云突然出现一个洞,一光芒射出云端,耀眼无比,船上人惊呆了,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景象,光芒正好照射在一尊佛像上,在场的人鸦雀无声,突然有人喊起来: “快看呀!观音娘娘显灵了,阿弥陀佛……”。忽然,柯老大眼前一亮,顺着方向望去,果然是观音娘娘右手持杨柳,踞坐莲花佛座,手持净瓶。佛光照亮渡船前行方向,使旅客转危为安。船上人们心存感谢,磕头俯拜,嘴上嘟嘟地说,“多谢观音娘娘……”,柯老大细细端详,原来是一尊观音菩萨佛像飘浮在水面上。他连忙招呼客家帮忙,打捞起佛像。与船上人一起在雁汊滩涂上搭起凉棚,供奉观音菩萨佛像。神奇的观音菩萨,神奇佛光救人成为茶余饭后的说头。一传十,十传百,皖城上下无人不晓。
胡兆祥往返两岸之间,看到供奉在凉棚里观音菩萨佛像,萌发出要拿出银两,修建庙宇的想法。胡兆祥看到江南乡民淳朴、善良,说就叫宏庙吧,发发宏愿。
据说,柯老大以后渡口乘坐人流不息,结婚生子,日子过得舒心快乐。胡玉美生意也越做越大,从肩挑贩卖酱货,继而开设“四美”酱园、“玉成”酱园,后在安庆商业中心四牌楼创办“胡玉美”酱园,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成为负有盛名的“中华老字号”企业。
宏庙建成后,安庆迎江寺曾两度派驻高僧主持,香火鼎盛,人来人往。在其几百年的历史长河中,许多名人墨客到此观瞻凭吊,留下了不少动人的故事......。
胡玉美甘夫人子嗣胡竹芗不仅是“胡玉美”奠基人之一,而且是安徽著名书法家,为邓石如后继人之一。他的墨迹流传甚广,有《 瘦吟草》诗集问世。胡竹芗年青时,读经史攻科举,后放弃功名从贾,主持家政,并同大房胡云门一起致力于酱园家业。他的儿子胡远勋重视社会活动热心善举,曾担任安徽太平府学训导及安庆商会副总理。胡子穆就生长在这富贾之家与书香门户。胡远惠、胡子穆等7人,于1907年前后赴日本留学,学习企业管理与生物学等学科。他们同陈独秀在1902年到1915年曾四次去日本期间广泛接触,初步接触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科学文化。
我们行走在大渡口田间地头,看见蚕豆爆出一片片花蕊,仿佛一罐罐酱缸在暖日的照晒下,散发出诱人的酱香,胡兆祥老先生与甘夫人有说有笑正朝宏庙走去......
作者:马民新
编辑:刘鹤 朱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