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黄山区乌石镇,位于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核心区,政协工作联络组共有 7 名政协委员,分布在企业、文化、少数民族宗教等界别。近年来,乌石镇政协工作联络组立足自身实际,积极创新作为,激发住镇委员履职积极性,促进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第一,履职平台 1+1,着力营造尽言舒畅的履职环境
为保障政协委员在闭会期间履职有效、活动有序、建言有力,乌石镇搭建了 1+1 履职平台。“1”是设立由镇党委书记直接领导,党委副书记具体负责的政协工作联络组,明确职责,高位推动,通达政协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另一个“1”是按照“有场所、有组织、有经费、有计划、有台账”的要求,组建政协委员工作站,明确固定办公场所,配备专门工作人员,打造委员履职能力“加油站”、参政议政“议事厅”、建功立业“新舞台”。
第二,培育典型 1+7,全面展示创新创业的委员风采
注重发挥政协委员在经济社会发展第“1”要务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帮助和鼓励政协委员率先发展,树立品牌,多层面展现驻镇“7”名委员的新形象、新作为。
乡村旅游扛旗帜。扶持旅游行业委员企业规范、有序发展,积极应对疫情、洪灾影响,抢抓发展机遇,充分发挥其区域“聚核”、“竞秀”功能,带动乌石乡村旅游和相关产业同步协调发展。2020年截止目前,接待旅客人次已达去年总人数的 85%,提供了180 个稳定就业岗位,带动了 12 户贫困户脱贫。
劳务输出帮乡亲。鼓励劳务行业委员企业开发市场,积极“走出去”,顺利在外省市实现项目落地,今年已输出乌石籍管理、用工人员 100 余人,有效帮助乡亲增收。
军民融合拓新路。支持军工行业委员企业拓宽业务范围,帮助对接镇帮扶单位国网公司、移动公司洽谈合作。协助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园建设,成为全市唯一的军民融合企业,并以此为主导产业,正在对接、考察下游企业 4 家,正全力招引入园。
团结进步育模范。多渠道推荐、培育少数民族委员先进典型,积极吸纳其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当选为村支委。支持参加并荣获全国“魔豆妈妈”创业扶贫大赛省级一等奖、全国第四名;当选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省级“三八”红旗手,参加去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并受邀参加国庆 70 周年现场观礼。
翰墨书画润桑梓。引导文化艺术界委员回乡发展文化产业,打造文艺格调民宿,开办少儿艺术培训,挖掘地方传统文化,不断浓厚乡村文化氛围。
合作发展兴产业。帮助工业制造行业委员企业延伸产业发展链条,建设原材料供应基地,带动乡村产业调整升级,逐年实现税收稳步增长。
还有乐善好施、爱国济世的宗教界委员,注重引导其学习贯彻党的宗教政策,坚持每年资助贫困学子,支持村庄建设。
第三,彰显特色 1+N,深度融入乡村治理的改革浪潮
紧随发展形势,把握时代脉搏,着力发挥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由镇党委出题,政协委员工作站组织、邀请各界别政协委员深入山区群众,开展基层调研,发挥政协联系群众、团结民主、善集民智这“1”优良传统,及时发现问题,掌握民意,提出对策建议。在乡村基层治理和农村经济改革的“N”个领域中更广泛、更有效地吸纳群众主张、体现群众意愿、凝聚群众共识,展示人民政协的组织优势和智慧力量。
近年来,委员们响应群众呼声,针对当前乌石镇农业资源分散、农村劳动力闲置,以及区域生态优势、农产品特色优势发挥不明显,传统种养业成本高、风险大,加工销售能力弱、效益差等突出问题,提出了“走新型合作化道路,促乡村振兴”的发展思路和具体方法。经深入探讨,多方学习,由镇政府主导,委员企业带头参与,组建新型农村合作组织——爱及乌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聚集各类要素、盘活各种资源、制定标准规范,科学整合镇域内原生态土特产资源,开发出富锌米、木榨油、土粉丝等 9 类相对成规模的农产品,全程把控品质,寻求特色卖点,拓展销售渠道,打造区域品牌,产品已成功入选全国扶贫产品目录。经过一年的探索实践,爱及乌联合社规范有效运营,塑造了“爱及乌”生态优质农产品品牌形象和市场价值,提高了当地农产品溢价水平,增加了农民收入。
针对美丽乡村建成后运营维护难、价值转换不明显的困惑,镇党委通过委员工作站给旅游行业委员“出题”,确定“景区化打造、市场化运作、集体化掌控”的运营课题,选定试点中心村,规范有序地推进景区化建设,现已完成景区规划评审、景点线路设计对接等工作,采取委员企业的成熟景区带动方式,从项目合作、定向分流、全程指导等方面,快速推动,预计年内落地运营,力争探索一条乡村旅游发展新路径。
来源:黄山市黄山区乌石镇政协工作联络组
编辑:刘鹤 朱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