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深受教育。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是习近平总书记人生经历中十分重要的起点。艰苦的生活能磨炼人的意志和品格,淬炼政治灵魂。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以总书记为榜样,坚持理想,坚定信心,立足岗位踏实工作,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追求理想,有志者奋斗无悔
没有人“天生伟大”,习近平总书记到延川县梁家河插队,一开始要过四关: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别人是从零开始,他却由于家庭原因要从负数开始,但他追求进步的信念执著而坚韧,先后写了8份入团申请书、10份入党申请书,自强不息、刻苦磨炼,直至最终实现愿望,系好了“人生第一粒扣子”,这对他的成长、成熟和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政协工作者,要切实把对党的忠诚之心、对人民的赤子之心镌刻在新时代人民政协履职实践中,矢志不渝坚守初心,不断展示人民政协为人民的价值追求。
善于学习,奋进者勇立潮头
习近平总书记是一个崇学尚读的人,梁家河插队期间,他带了两个箱子的书。只要有一点点空闲时间,他就坐下来看书,有时候一直看书到深夜,他阅读的书籍有哲学、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军事等各方面。他读书不仅认真做笔记,还注重对比分析,有时候会就一个问题同时翻阅好几本书,力求知其所以然。不断的读书学习,丰富了他的智慧。人民政协一直有读书学习的优良传统,政协章程对政协委员加强学习作出明确规定。汪洋主席十分重视政协委员读书,他强调,广大政协委员要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努力建设书香政协。作为政协工作者,要通过不断读书学习,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增强履职本领、提高议政建言质量。
求真务实,奉献者厚植情怀
“衡量对错的标准,应该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当知青和大队书记的时候,就不断帮助弱势群体,与群众融在一起,一心为群众办实事,他带领干部、群众打坝、挖井、办缝纫社、代销点、铁业社、磨坊、办沼气,办成许多过去想办但没有办成的大事,试图改变落后面貌。一切为了人民,为了人民的一切,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为民情怀,更应该是每个政协工作者必须具备的情怀。要把事业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为国履职,为民尽责,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广建发展之言、善谋发展之策、多立发展之论;围绕群众关心的重点难点民生问题,做好释疑解惑、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工作,广泛凝聚共识。
敢于担当,拼搏者自强不息
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当书记期间,做事情有一个很大的特点,一旦担起了责任,就有自己的想法,敢干事,敢干大事。他不搞形式主义,尽心尽力搞工作,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我们党的历史,是一部与时俱进加强能力建设、推动改革创新的历史,是一部不断破解发展难题、化解风险挑战的历史。迈步新征程、担当新使命,作为政协工作者,要坚持以史鉴今、观照现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扬斗争精神,砥砺意志品质,增长工作本领,在奋斗“十四五”、奋进新征程中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干出政协新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