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法院创新机制推进诉源治理
来源:记者 刘超 通讯员 周如洋 2021-07-16 16:06:30 责编:夏平

131826895540 (2)

打造特色诉源治理品牌,法官进网格下沉基层对接调解,创新机制推进“无案社区”创建……7月8日,在合肥市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诉源治理工作会上,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晓东表示,合肥市政法机关自觉在大局下统筹谋划、全力推进诉源治理,实现从理念更新到工作创新、从机制建设到制度落实、从“单打独斗”到齐抓共管的重大转变,诉源治理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矛调中心成解纷“终点站”

7月8日,一起房屋租赁合同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在合肥市蜀山区矛盾纠纷多元调处中心达成了调解协议。该案从正式调解到调解成功仅仅用了15天。

作为中心城区之一,合肥市蜀山区民间纠纷逐年递增,人案矛盾突出,急需发挥各方调解组织作用。2019年5月20日,蜀山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挂牌成立,该中心设有17间调解室、3间审判法庭。

为建立“诉前调解+案件速裁”繁简分流工作机制,蜀山区人民法院以“1名员额法官+1名法官助理+2名书记员+调解员”的模式组建了8个速裁团队,并将4个速裁团队派驻矛调中心。速裁团队对接各镇街开发区司法所、警民联调室及各调解室,发挥员额法官专业审判优势,指导诉前调解工作。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4个速裁团队收案11486件,结案11113件,调解结案3193件,实现了速裁案件多、审理效率高、裁判效果好、法官资源省的繁简分流目标。

矛调中心注重引入行业协会调解力量,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现如今,省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合肥市律师协会、市建设工程造价协会、市医患纠纷调解委员会、蜀山区司法局、区住建局等13家单位在这里设立了12个专业调解工作室,常驻调解员45名,其中特邀员21名。受理诉前调解案件后,矛调中心根据具体类型将纠纷分给各调解室,由各调解室对口负责调解工作。调解成功的案件,根据当事人要求进行司法确认或由对接速裁法官出具调解书调解不成的,对接速裁法官,由速裁法官及法官助理及时进行审理。2019年7月至2021年5月,共接收法院委托诉前调解案件1549件,调解成功405件。

源头治理打造“无案社区”

不久前,合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明珠法庭法官在辖区莲花社区上海城市公寓小区“法官工作室”开庭审理了一起违反安全保障义务责任纠纷案件。庭审后,应柏树郢居委会邀请,法官与莲花社区、柏树郢居委会工作人员共同调解了一起物业劳动用工纠纷案件,促使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受到群众欢迎。

诉源治理,就是要从源头切准矛盾纠纷的“病灶”,抓前端,治未病。明珠法庭网格法官每半个月定期走进网格坐班工作,接受企业或者居民的法律咨询,开展纠纷调解、巡回审判、法治宣传、排查涉诉信访等工作,充分发挥化解基层矛盾“桥头堡”作用,实现网格法官力量与基层网格员力量深度融合,实现一体化运作和一盘棋管理,将社区网格的“熟人”机制与网格法官的“专业”知识相互补充,做到协商攻坚、分工不分家、促进矛盾纠纷源头化解。

通过强化法官调解与行业调解、志愿者调解、网格员调解“双员融合、优势互补”,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当地。柏树郢居委会与明珠法庭针对年轻人共同推出智慧平台“码上说、马上办”二维码,以创新社会治理为发力点,通过“网上云咨询”“法官约调解”等方式,做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据统计,2020年以来,网格法官累计解答社区法律咨询75次,开展法律讲座6场,参加矛盾纠纷协调会13次,上门调解21起,化解诉前矛盾纠纷90余起。

法官入网格促乡村善治

5月25日下午,肥西县人民法院三河法庭内“热火朝天”,为庆祝“六一”儿童节,三河法庭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公众开放日活动。来自三河镇中心小学的三年级学生们,在法官助理陈倩的带领下,先后参观了诉讼服务中心、大法庭、调解室、家事法庭等场所。

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网格法官”开展巡回审判、矛盾纠纷化解、法律咨询服务、普法宣传,将司法服务送进门,是完善基层诉源治理的重要抓手。

三河法庭积极开展“一村居一法官,一社区一法官”工作,在三河镇、丰乐镇、严店乡共64个村社区张贴法官联系牌,公布电话、微信号,方便群众联系。将每周四定为“法官咨询日”,设专人到三河镇综治中心值班,为群众答疑解惑。同时,大力处理诉前调案件,将非诉机制挺在前面,与特邀调解员、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司法所保持联系,对诉前调案件能调尽调,减少诉讼增量。联合丰乐镇综治办、司法所、派出所信访办启动“法润乡村”,针对各类诉前矛盾纠纷隐患与镇综治办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适时委托和指派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