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省委政协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濉溪县政协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以及省市县委《意见》精神,聚焦基层协商民主,围绕“下沉”到一线做文章,充分挖掘人民政协在基层协商中的优势,倾心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为推进濉溪高质量发展汇聚强大合力。
讲政治、强学习,提升委员下沉式协商能力。中央、省委政协工作会议召开后,县政协主席会议成员深入委员联络组走访,下沉到委员工作一线了解其所需所求,探索提升委员开展基层协商活动积极性的最佳方式。针对委员集中反映的“协商民主方面培训过少”“协商能力不足”等问题,县政协一方面围绕中央、省市县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积极组织各委员联络组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及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在委员心中落地生根;另一方面,针对提升委员履职能力、增强协商民主实效,开办多期政协讲坛,邀请省市政协多名专家授课,对全体政协委员进行政协理论和基层协商业务培训,推动委员履职水平、创新能力提升。各委员联络组委员突破传统宣讲的刻板模式,通过茶室演说、文艺说唱等形式“下沉”到群众中开展宣传,推进党的政策理论、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等内容在群众中入耳入心,架起了党和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延触角、全覆盖,拓展下沉式协商平台。在县政协的大力推动下,全县21个委员活动室全部做到“五有”(有场所、有标志、有制度、有活动、有台账),委员开展基层协商活动有了载体保障。各委员联络组结合岗位优势,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协商平台建在活动室、建在岗位上、建在窗口中,扑下身子下沉到基层一线,沉下心来推动各项工作开展。临涣镇委员联络组根据当地群众在茶馆中议事说理的习俗,将该镇委员活动室建在临涣茶馆,发挥委员桥梁纽带作用,宣传大政方针、收集民情民意、调解基层矛盾。该委员联络组的政协委员,立足自身职业优势,将法学、心理学、社会学与当地民俗文化相结合,创新“一杯茶”调解法,以委员连心茶室为阵地,联合各界人士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年调解各类矛盾纠纷70余场次,树立了濉溪县政协“下沉式”协商的特色平台。社科特邀界委员联络组结合该组委员以各部委办局负责同志为主,且多数担任政协监督员的特点,将委员活动室设在县行政服务中心这一窗口单位,把委组开展活动与监督窗口部门工作、提升本单位服务质量结合起来,在履行“一岗双责”中不断强化委员履职意识和履职担当。
重协调、促解决,优化下沉式协商效果。濉溪县政协致力于打造“既接天线、又接地气”的基层协商,开展活动时注重协调,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邀请相关部门参与,助力党委政府真正“下沉”,推动各部门合力解决问题,不断优化活动效果、推动协商成果转化,使基层协商动起来、实起来。
2020年4月,县政协召开“请你来协商”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协商会,围绕文化旅游体育类14件提案办理工作,组织提案人、群众代表、相关专家学者、县文旅体局业务股室,进行面对面协商。县政府分管副县长出席会议,并现场就下一步提案办理工作作出具体要求。提案提办双方在充分沟通协商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提案的办理思路,明确了提案的办理措施,为提案所提意见建议的落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后,“请你来协商”活动经验逐步推广至全县21个委员联络组,形成了镇(园区)搭台、委员参与、群众支持、部门配合的基层协商新格局,开启了委员建言献策“件件有着落,事事有交代”的闭环模式。
2020年9月,濉溪镇委员联络组借助“请你来协商”平台召开“访民情 商难题 办实事”政协协商会议,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镇城建所、社区居民代表受邀参加会议。会上,居民代表反映了改善下水道堵塞和小区内电瓶车飞线充电问题的诉求,委员们围绕居民反映的问题进行了协商发言,提出了解决建议,镇城建所负责同志介绍了问题处理进展情况和下一步工作计划。通过协商交流,党委政府和群众加强了沟通理解,推进了问题解决。孙疃镇委员联络组组织委员到秦口村参加征地拆迁有关信访事项听证会,帮助群众答疑解惑、理顺思想,主动化解社会矛盾,为政协委员打开了“融入基层、融入群众、融入人心”的履职之门,也搭建起委员参与社会治理和社会服务的新渠道。
来源:濉溪县政协
编辑:刘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