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坝践行嘱托走上平安振兴路
来源:记者 聂学剑 2021-08-18 15:52:08 责编:刘超

安徽日报

​阜阳素有皖北水乡的美誉。淮河、颍河、洪河、泉河浩浩荡荡,既滋养了这片厚重的土地,也带给数以千万计阜阳人民许多伤痛的记忆。2020年8月18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首站来到阜阳王家坝,殷殷嘱托,犹在耳畔。四季轮转弹指一挥间。8月11日,记者沿着总书记考察的脚印回访王家坝,记录了让总书记心头踏实答卷里的阜阳平安元素。

今年入汛以来,阜阳先后遭遇七次强降雨,全市平均降水量达512.9毫米,较常年同期增加三成以上。特别是7月18日以来,在上游河南遭遇特大强降雨和第六号台风“烟花”对该市的严重影响下,淮河安澜,群众安居。

阜阳市委、市政府汛前全面践行总书记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指示精神。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完成14处在建开口工程复堤任务,对118扇铸铁防洪闸门进行安全检查。组建市级防汛抢险机动救援队伍19支264人,组织巡堤查险群众队伍3万余人。提前调度颍河沿线93座涵闸、泉河沿线67座涵闸,严防外河倒灌发生渍涝危害。聚焦城市易涝区域和易涝点等关键点位,全面深入进行隐患排查,高效安全处置汛情。阜阳全力配合推进沿淮行蓄洪区等其他洼地治理工程的前期工作,累计下达投资计划9.5亿元,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5.43亿元。今年6月19日,王家坝闸被中宣部授予“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王家坝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阜阳人,在保卫家园的征途上前赴后继。

采访当天,雨后初晴的阜南县曹集镇利民村西田坡庄台焕然明艳。总书记考察王家坝时,曾健步走上这个庄台,慰问看望行蓄洪区受灾群众:“我一直牵挂灾区的群众,看到乡亲们生产生活都有着落、有希望,我的心就踏实。”曹集镇西田坡文明实践点讲解员王今桂一字不落地复述着总书记的话,每每讲到动情处,激动得眼角挂着泪花。去年11月26日,在镇、村两级的支持下,村民王今桂申办了“老王农庄”营业执照。面对记者,老王扳着手指如数家珍,他的农庄一年四季都有应季新作物,从草莓到辣椒,从芡实到水稻,这里是适应性农业最好的实验田。老王农庄拥有两口池塘,对外营业垂钓,开办了农家乐饭庄。今年7月,王今桂还被推荐到县里参加农业技术员培训。老王说,西田坡乡亲们心里幸福感满满,总书记亲切的话语让大家倍觉温暖。一年来,他接待前来参观的各地群众达10万人次。上级救灾政策落实到位,村民们变化很大,从吃饭穿衣到谈吐举止,待人接物都变得文明了。曹集镇党委书记唐洪彬表示,从精准脱贫不落一人,到因地制宜、乡村振兴,该镇一年来从最基础的平安创建和群众满意方面抓起,辖区全年未发生一起恶性刑事案件,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测评节节攀升。

位于王家坝保庄圩的阜南县红亮箱包厂机器轰鸣,一字排开的工人们埋头作业。“看好孩子管好田,一天挣上几十元。”车间里的标语特接地气。该厂负责人王恒亮回忆,总书记询问他包括资金、用工等四个问题,那份亲切细致让他感动。在实体经济普遍下行的情况下,红亮箱包生产逆势上扬,订单一个接着一个。记者在厂区附近看到,周边成片的住宅楼拔地而起,俨然就是一个城市小区。阜南县委副书记、县长李云川介绍,这里是行蓄洪区群众安置点,庄台上的群众将分批撤离庄台,集中到这里安居。总书记最牵挂的就是群众安居问题,指示要将群众有序搬离庄台。阜南县委县政府集中力量攻坚克难,蒙洼行蓄区群众将搬迁到这片安全地带安居。庄台将来要打造成蒙洼风情参观点,方向是AAA级红色景区。

在老观乡芡实种植区,该乡党委书记王军介绍,对于适应性农业,乡亲们种植的信心更大了。总书记说“芡实很好,可以祛湿,我们北方没有”,年轻人逢年过节返乡后把芡实当成了宝,通过他们的宣传,芡实种植那片水田成了网红打卡地。芡实深加工项目正在谋划实施中。

正像王今桂接受采访时,欣然唱出的那首顺口溜所描述的那样:“美丽庄台是我家,我家不比城市差。城市一片新气象,农村现在大变样。牛羊遍地走,鸭鹅水上游。”淮河岸畔,蒙洼人家。满目葱茏,水天相连。路相通,心相连。在这份阜阳答卷里,从防汛到脱贫,从安置到振兴,从学习到创业,从生产到生活,平安是元素底色,处处洋溢着一派祥和的景象。(记者 聂学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