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安徽样板——凤台县店集托管模式
来源:省政协办公厅信息处 2021-09-15 16:01:15 责编:曹昱 王悦

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反映:

凤台县店集村位于淮河边,有850户村民,总人口3200多人,外出务工人员900人左右,土地4890亩。作为一个不临城不临矿又无集体收入的普通农业村,通过向上争取资源,向下协调村民,基本完成了中心村建设,不仅增强了公共服务的供给,还适应了大部分村民迈入现代化生活的需求,成功解决了“谁来种地”“怎样种好地”的难题,创建了一种将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的可行路径。为打造乡村全面振兴的安徽样板做出了有益有效的探索。

具 体 措 施:

一、从“五统一”到“十统一”,为农户提供全程保姆式托管服务。从2006年开始,店集一些大户开始大量购置农业机械,包括拖拉机、旋耕机、插秧机、开沟机、收割机等十多种机械,由村委会组织推行统一供种、统一施肥、统一旋耕、统一机条播、统一开沟“五统一”。受到一些没有壮劳力的农户的欢迎,农机户也有可观的收入。到2010年,店集在“五统一”的基础上,增加了统防统治、统管统水、统一收割、统一回收销售、统一秸秆服务,成为“十统一”,为农户提供从管到收、从物资供应到技术服务的全程“保姆式”托管服务。

图片

二、坚持党建引领创新服务模式,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组织“统”的功能、市场经济规模效应、金融赋能三者有机结合。在生产托管模式上探索出“村集体经济组织+社会化服务组织+小农户+担保+银行+保险”服务模式,村委会统筹农户地块,与农民签订“保底收益+分红”合同,再由村股份合作社进行集中连片托管。目前,每年合作社托管服务收益按1∶2∶7在村集体、合作社和农户之间进行分配,农户获得利润大头,同时也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以1000亩为例进行了测算,在保证农民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利益的情况下,每年村集体至少增加11万元的收入。

三、立足本土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推动“糯稻”品牌化、产业化。2014年,凤台绿色糯稻标准化示范区顺利通过国家标准委验收,正式拥有了首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马店糯米”也获得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生产的“徐桥”牌糯米通过国家绿色食品中心认证,被评为“绿色食品”、“安徽品牌”、“安徽省著名商标”。“凤台糯米”入围2017-2018年度全国名优大米目录,特供五粮液集团、古井集团、迎驾集团等多个大型知名酒类生产企业。四、科技赋能农业,实现农民“节本增收”和农业绿色发展。店集村积极探索机械化种植、良种良法和病虫草害防治技术,推广应用工厂化育秧、水稻机插秧、测土配方施肥、植保无人机等,有力促进了水稻等农产品高质高效发展。经初步测算,采用托管服务后,每亩约可节省生产资料、劳动力等生产投入290元;平均每亩增产约10%,增收近90元,农民每亩合计实际节本增收400元左右。合作社成立以后,村民统一从合作社按原价购买化肥,并统一测土配方,有效降低化肥使用量。五、创新“土地流转”+“土地托管”双模式,实现土地适度规模集中。店集农业生产“保姆式”托管服务,带动了本地农业生产力的提升,同时也带动出许多种粮大户。许多在店集的村民还在邻村、邻镇承包了大批的土地托管给合作社,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土地经营。

图片

经 验 启 示:

“店集模式”依托各个不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农业生产托管”,解决了小农户与大市场对接的问题。对我们的启示主要有:

一、政策扶持与引导非常重要。国家持续加大农业的良种补贴、机械补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统防统治补贴,加上一些新型农业机械的诞生,为农业注入了活力。店集所在的乡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合作社发展的优惠政策,比方说办合作社的一切费用全部由政府补贴,购买机械优先给予补贴等。店集开展新农村建设时,村委会积极向上级政府了解政策,寻求政策支持,将污染物集中处理,并在政策的指导下将外部道路、供水、沼气、排水、电路等列入农村扶持项目计划,村委会积极争取政府的政策扶持,解决了新农村建设中资金吃紧的问题。

图片

二、重视发挥村集体作用。在农业发展领域,村社组织具有的“统筹”功能是其优势所在。从打坝治水时期到新村建设再到专业合作社的成立,店集村的每一项突出成就都离不开村集体和时任村庄一把手的引导和推动。村委充满活力,积极为村庄办事,并与上层政府有良好的互动,通过获得项目资金进行公共设施的建设,统筹了农业生产管理,为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另外,关键的一点是,居住环境的改善和农业生产托管等新业态的出现,村庄留住了一批中青年人。他们通过努力在村里创建了稳定又较高的收入来源,其中一部分有能力的村民加入到村组织,带动整个村庄的发展。

三、推动村民全程参与。在沿淝糯米专业合作社示范下,店集相继成立骞骞农机专业合作社、宏天黄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店集粮油供贸有限公司、骞丰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等专业组织,各组织职能覆盖了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店集粮油供贸有限公司是店集村唯一实现规模生产的企业,获评淮南市龙头企业。通过收购周边鲜糯米进行粗加工,然后销售至各地的食品加工厂与酒厂。原先的农民不仅是种地,而且开始参与粮食加工企业的运营、技术管理、生产和销售。(省政协办公厅信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