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对年轻干部历练成长寄予厚望,前不久第五次出席中青班开班式,亲切勉励中青年干部练好内功,提升修养,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在电视上观看开班式报道,把思绪又拉回到3月1日的那个上午。在第四次开班式上,我有幸坐在中央党校礼堂的二楼,现场聆听总书记讲授的开班第一课,学员们翘首鼓掌的场景还历历在目,总书记语重千钧的教诲仿佛又在耳边响起。
习近平总书记每次都围绕一个主题,向广大年轻干部交心谈心、打气鼓劲,既娓娓道来又振聋发聩,既各有侧重又一脉相承,荡涤心灵,催人奋进,在机关干部尤其是中青年干部当中,引起广泛热议和强烈反响。学悟总书记开班第一课,每学一次都有新的收获,每读一次都有新的感悟,比较突出的感受有四点。
第一点感受,是真理的味道很甜。味道之所以甜,是因为真理使我们在精神上掌握了主动。习近平总书记曾讲述过,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时,把本该蘸红糖水的粽子,蘸到墨汁上却浑然不觉,成就了党史上的一段佳话。回顾百年历史,我们党靠马克思主义起家,一步步发展走到今天,从真理中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我总想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这是瞿秋白烈士留下的一句名言。自从我们党掌握了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武器和认识工具,就在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并在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相继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而为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开辟了一条正确而光明的道路。
第二点感受,是信仰的力量很强。力量之所以强,是因为信仰使我们真正组织起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毛主席的一段话,讲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一语道出了中国风骨、中国气派,让人感到荡气回肠、气吞山河。人的希望通常来于信心,而力量往往源于信仰。自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人有了主心骨,从此聚集起来组织起来,中华民族面貌随之焕然一新。抚今追昔,我们充满底气、满怀信心,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也没有辜负社会主义。如果说,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我们是因为看见而相信;那么未来,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胜利实现,我们也一定会因为相信而看见。
第三点感受,是奋斗的姿态很美。姿态之所以美,是因为奋斗使我们过上了好日子。毛主席1954年讲过一段话,大家或许都听过,他说我们国家很落后,只能造桌椅板凳、茶碗茶壶,如果不能迅速改变状况,就有被开除“球籍”的危险。经过70多年的艰苦奋斗,国家一天天强盛起来,老百姓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现在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多少仁人志士强国富民的梦想正一点点照进现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这个世界永远属于奋斗拼搏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好比是一场接力跑,这一棒交到我们这代人手上,努力跑出好成绩是我们的不辞之责,也是我们的莫大荣光。
第四点感受,是斗争的磨砺很燃。磨砺之所以燃,是因为斗争使我们赢得了尊严。习近平总书记说,总想过太平日子、不想斗争是不切实际的。面对咄咄逼人的对手,不是低个头服个软,就能躲过去的。从抗美援朝,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到中美贸易战,丢掉幻想、坚决斗争。历史和现实都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狭路相逢勇者胜,在原则问题上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必须寸步不让、硬刚到底。所谓马厩里跑不出千里马,温室里也长不出参天大树。风险挑战面前,年轻干部要不怕邪、不认怂,勇于亮剑,敢于出手,靠斗争赢得团结,凭竞争赢得尊严。
学悟第一课,走好每一步,就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谆谆教诲,在以研促学中修德增才,在以知促行中实干担当,将个人奋斗史与政协发展史结合起来,将自身成长路与民族复兴路贯通起来,努力展现政协中青年工作者强国有我的责任担当和青春风采。
(陈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