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血大别山 浩气壮山河
来源:霍山县公安局 2021-09-30 22:21:16 责编:于迟

浴血大别山 浩气壮山河

——深切缅怀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为保卫霍山县新生民主政权战斗牺牲的刘邓大军公安队英烈们!


公安队的成立 坚持大别山

1947年6月30日夜,刘邓大军第一、第二、第三、第六,4个纵队共12万余人强渡黄河,取得了鲁西南战役的胜利,打开了通往大别山区的通道,8月7日,刘邓大军向大别山实行无后方的千里跃进,于8月27日先敌进入大别山区,大别山人民相继获解放,大别山区各县先后成立了新生的民主政府。二纵、三纵在解放立煌(金寨县)、霍山、六安县后,为了保卫和巩固新生的民主政权,留守在各县的坚持武装斗争的解放军依托县大队、区干队的武装力量,成立了公安队,配合南下解放军即“天池部队”坚守大别山,开展土地改革、剿匪反霸、启发群众觉悟、镇压反革命、扩大地方武装、配合武装斗争等工作。解放军三纵九旅二十七团谷守信的第三营和地县武装计500余人坚守霍山,1947年11月,霍山县民主政府在霍山城关成立,11月底迁往漫水河,1948年1月再由漫水河迁往霍山东线磨子潭堆谷山狮形老屋,县委书记李坚,同时成立公安队,局长张庆禄,武工队队长李克柱。因革命斗争形势需要,1948年1月8日,皖西区党委决定在霍山西线太平畈成立太平县民主政府,县委书记王飞,公安局长李农云。1948年2月,刘邓大军主力奉命转战豫皖苏离开大别山以后,大别山腹地皖西的斗争形势很严峻。敌人采用“谍报网”、“碉堡网”、“公路网”战略,向新生的人民政权展开进攻。驻皖西之敌国民党四十六师担任驻剿,四十八师担任进剿。在发动春季“清剿”时,采用“驻剿”战术,同时敌利用保甲人员(不少是军统分子)刺探军情,为其耳目,向挺进在大别山里的解放军步步紧逼,霍山东线公安队和西线公安队在频繁残酷的对敌战争中遭受重大损失。

霍山县民主政府公安队 国殇陈家岭

1948年2月17日(农历正月初八),“接堆谷山指挥部命令,解放军三纵九旅二十七团三营九连公安队120人前往孙家畈开展土改宣传工作,当晚住在陈家岭的陈家老屋,被国民党中统特务伪保长汪忠彬探悉,密报了驻汪家冲的国民党四十八师五二零团,并派土匪为其带路,以致我公安队于次日凌晨被国民党四十八师五二零团重兵包围前后门架有多挺机关枪。我公安队迅速投入战斗,向南突围,在敌人密集的火力包围圈内采取集中击破,用手榴弹炸开一条生路的办法,一边反击,一边突围,经两个小时激战,终于突出重围,战况极为惨烈。九连仅38人突围出来退到霍山县委、县政府驻地堆谷山,82名公安队指战员壮烈牺牲。”

2月19日上午,正月初十,指挥部命令李克柱带领突围出来的公安队38名战士,去陈家岭收容伤兵,掩埋烈士遗体,侦察敌情,当晚住在桂竹园。又是伪保长汪忠彬告密,国民党又来一个团的兵力,由土匪带路再次围剿我公安队。第二天拂晓我公安队在方家冲与敌军遭遇,敌人火力凶猛,公安队向后撤退进山,又被敌军阻击,短暂交火后发现已是腹背受敌,无路可退,只好翻山到胡家湾,结果又遭到埋伏在油茶岭的敌军多挺机枪扫射,公安队又牺牲35名战士,只有李克柱和闫如泽等3人杀出血路,冲出包围圈,回到堆谷山指挥部。”烈士的鲜血染红了小河水。“1953年,霍山县人民政府,磨子潭区人民政府将117名公安队烈士立碑集体安葬在胡家河乡政府东侧山坡,便于后人永久缅怀。

霍山太平县公安队 忠魂桃花冲

1948年4月,节节败退大别山的国民党顽敌作最后的垂死挣扎,敌48师五二六团进犯太平县,妄图歼灭霍山县西集团武装力量,为避开敌锋芒,保存自己力量,皖西军分区指示西集团作战部队和公安队立即停止追歼残敌,保护太平县由太平畈向太湖方向作战略转移,5月2日,公安队在局长李农云的带领下,掩护太平县委机关转移,途径小界岭时发现敌情,改道直奔桃花冲,于次日拂晓遭敌军包围,经数小时的激战,突出重围,太平县委书记王飞,公安局长李农云和公安队指战员、罗田县过来的干部计260余人壮烈牺牲。他们为了人民的解放、民族的独立而献出宝贵的生命,长眠在大别山,永远值得我们崇敬和学习。

金东县(今金寨县)公安队 突围葛藤山

1948年5月13日,国民党48师两个团偷袭京东县(金寨县)南溪葛藤山解放军二纵后方医院,由于哨兵发现敌情早,京东县公安队队长王坚同志立即命令医院警卫连迅速组织伤病员火速转移,王坚同志自己带领县公安大队160余人组织掩护,激战多时,大部分伤员安全转移,由于敌众我寡,20余名公安队战士当场壮烈牺牲,此时敌人的包围圈越收越紧,火力凶猛,再不撤离公安队随时都有覆灭的危险,王坚果断命令公安队不要恋战,迅速突围,向霍山太平县民主政府方向集结。

​金东县(今金寨县)公安队 血洒漫水河

经戳死激战,公安队139人终于冲出了国民党葛藤山的包围圈,公安队由南溪经长冲于14日凌晨2时左右到达霍山漫水河平田古峰尖附近,由于战士们长途奔袭,饥肠饿肚,十分疲劳,公安队在此作短时休整,生火做饭,补充体力,待黎明时分出发,由于做饭时零星的火光被漫水河铲共队土匪头子何静峰发现后密报了驻扎在漫水河的国民党48师138旅,便恶狼般扑向公安队宿营地,公安队火速应战,55人壮烈牺牲(1953年,霍山县人民政府将55名烈士立碑安葬在漫水河镇大桥组古峰尖山岗),84名公安队战士突出了重围,沿漫水河山岗小路快速向太平县民主政府行军,此时国民党138旅兵分两路,一面紧紧疯狂追赶,一面由大路赶往通往太平畈的必经之路上土市禅堂附近设伏,14日上午7时左右,当公安队战士到达禅堂附近倪家老屋附近时,遭到先期到达在此的国民党138旅的伏击,加之后面追击的国民党匪兵的到来,公安队被国民党匪兵前后夹击,84名公安队战士全部壮烈牺牲(现集中安葬在上土市镇狮山烈士陵园)。霍山公安队前往营救,经大化坪余家畈铁炉山时,遭反动民团舞筲乡乡长江德政、石家祥残匪及国民党48师的疯狂阻击,营救没有成功。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500多位年轻鲜活的公安队指战员的生命,为保卫新生民主政权,为了崇高的信仰和民族的解放事业,静静的长眠在大别山这片红色的土地上,他们血洒疆场的英雄气概铸就了“坚贞忠诚、牺牲奉献、一心为民、永跟党走”的大别山精神,彰显出“忠诚可靠、战无不胜、甘于奉献、艰苦奋斗、除暴安良”的公安精神,一直牢牢的铭刻在霍山公安的骨子里,流淌在霍山公安的血脉里。对公安精神的传承,就是对公安英烈最好的缅怀。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辈披荆斩棘不懈奋斗得来的,我们更要铭记和缅怀先烈的遗志,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霍山县公安局)

(本文史实根据霍山革命史;县公安局政工监督室负责公安宣传同志于2015年9月采访刘邓大军南下坚守大别山陈家岭战斗突围幸存者霍山县民主政府公安队武工队队长李克柱回忆口述整理,以及走访磨子潭镇胡家河村陈家岭村民组当年目击陈家岭战斗现龄88岁陈兴中老人口述录音整理、湖北英山县桃花冲87岁姜老先生口述整理、解放后当年参与掩埋金东县公安队烈士的现上土市镇87岁张佑承老人回忆口述录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