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归来话“发展” 红色产业最具生机与活力
来源:金寨县政协 2021-10-12 11:22:31 责编:陈维庭

2021年春天,在一年一度的县政协会议上,安徽省金寨县政协委员查浩提出了一份“关于挖掘民间潜力、加快红色旅游发展”的提案。与其基本相同和相近的提案还有好几份。这份提案不仅被确定为县政协2021年度的重点提案,而且被列为重点协商议题,由县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牵头负责、文化旅游局具体承办。

围绕这个议题,县政协文史委着力做好交(交办提案)、商(协商办理)、促(督促进度)、求(征求意见)、补(补缺补差)、评(评议办理情况)、测(开展满意度测评)、征(根据新情况、新形势,再次征集委员的新意见、新建议)等工作,同时将涉及到的县发改委、人社局、财政局、职业学校和相关金融单位请到一起,共同探讨办理的方案与计划、时间与步骤,着力为办好提案打下坚实的基础。

县文旅局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专门召开党组会议进行研究和落实。截至9月底,文旅局针对提案人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做好了很多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提案人对文旅局的工作表示非常满意。

图片3

2021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在办理过程中,恰逢全国党史学习教育轰轰烈烈地展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专门就“开发利用红色资源”发表重要讲话和重要文章,中共金寨县委、金寨县人民政府也适时提出创建“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县”的设想和计划……在新形势、新要求、新环境中,如何进一步“挖掘民间潜力、加快红色旅游发展”?怎样“用好红色资源、创建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县”……9月26日至30日,在县政协副主席吴旭的带领下,县政协文史委、文化旅游局和相关重点乡镇的主要负责人,带着这些“老问题”“新课题”,本着“虚心学习、认真借鉴”的原则和要求,专门赴同为革命老区、但红色旅游发展势头较好、成效十分显著的江西吉安井冈山、湖南湘潭韶山进行考察学习。

一、“两山”发展给我们留下的深刻印象

26日早晨,我们从7点半钟开始出发,一直到下午3点多钟,才驶进井冈山的境内。沿途的大型雕塑、标志建筑、醒目文字、响亮口号让我们知道,大家已经来到令人心驰神往、向往已久的革命老区----井冈山。当晚,一场名为《井冈山》的大型实景演出更是深深地吸引了我们,它确实使人感到非常震撼、深受教育!由此,红色井冈山、革命井冈山、英雄井冈山、伟大井冈山……深深驻入我们的心底。一串串美丽的传说、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一段段精彩的画传,永久地镌刻在我们的脑海中!偌大的剧场、鲜明的主题、众多的演员、浓烈的氛围,令人始终难以忘怀、一直挥之不去……

第2天一早,我们在井冈山市政协副主席谢来波等领导的带领下,先后考察了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井冈山干部教育基地,并同井冈山干部教育学院的明荆院长等领导和老师们进行了认真的座谈和虚心地请教。

下午,我们实地考察了著名的红色旅游景点----黄洋界战斗遗址以及毛泽东同志故居等。考察中,给我们留下的最深刻印象有四点:一是景点规划得好、建设得好;二是景点背后的故事挖掘得好,讲解员理解得好、展现得好;三是景点建设的带动作用大、示范效应好;四是红色旅游发展的氛围浓烈、特点鲜明,到处都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朝气蓬勃的良好态势,形势非常喜人。

9月28日上午,我们驱车来到湖南湘潭韶山冲。在市政协向秘书长和文史委唐主任的引荐下,我们主要参观了毛泽东同志故居、毛泽东铜像广场和滴水洞景区。韶山,给我们留下的最深刻印象有三点:一是规划大手笔、建设高起点;二是展示展览展陈工作规范有序,专业性、科学性比较突出;三是景区管理到位、秩序井然。

 图片2

二、“两山”发展的成功经验

在参观考察、现场感受的基础上,我们还认真地听取了“两山”发展的相关情况介绍、查阅了部分相关资料,我们对“两山”的建设与发展、特别是红色旅游的发展有了一些更深更广的认识和更多更新的了解。

井冈山和韶山的红色资源能够得到如此持续有效的开发,红色旅游尤其是红色培训工作能够得到如此快速健康的发展,我们认为至少有这样几条成功的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是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坚定不移的态度。依托资源定思路、打响红色创品牌,一任接着一任干、众志成城谋发展,这些是我们首先应该学习借鉴的。

二是有一种良好的机制、旗帜鲜明的导向。集聚要素上项目、齐心协力谋发展,让红色发展成为老区发展的主题、让红色培训成为红色发展的主旋律,让人们一进入革命老区就能够产生一种“满眼红色”、“满耳红歌”的特殊感、幸福感,革命老区红得让人心醉、使人震撼!

三是有一个得力的抓手,众志成城抓“红培”。井冈山、韶山均把“开发红色资源、开展红色培训”作为发展红色旅游的主攻点、突破点,全市上下讲“红培”、抓“红培”,以红色培训带动红色旅游的人次增长、收入增加,以红色培训带动三产发展、促进社会进步。据介绍,井冈山市的总人口约18万人,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就有红培机构(单位)296家,年培训人数约300万人(次),创综合收入约60亿元。

四是有一支专业的队伍、上下合力抓发展。井冈山和韶山红色旅游快速发展的事实,再次证明了“事在人为、业在人创”的正确性,有什么样的队伍就能赢得什么样的发展。要高度重视人才、精心培养人才,科学合理地使用人才,千方百计地让人的活力与潜力“迸”发出来。

图片1

 

三、“两山”发展给我们的有益启示

金寨县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县、全国第二将军县,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红色历史灿烂辉煌、红色资源积淀深厚、红色基因丰富多彩。近年来,特别是2016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金寨视察指导并就传承红色基因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后,全县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全面抓好落实,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总结和凝炼出传承红色基因的“金寨模式”。不仅切实加强了革命传统教育、弘扬了伟大的大别山精神、提升了公民素质、激活了发展潜能,而且促进了红色旅游、壮大了红色产业,全县一大批贫困户依靠“红色”摆脱了贫困,71个重点贫困村全部如期实现了“出列”目标,县委、县政府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在此期间,金寨县还荣获了全国文明县城、全域旅游示范县等20多项“国字号”荣誉称号。可以说,这几年,是我们金寨县红色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积累宝贵经验的重要时期,是金寨各项建设快速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蒸蒸日上的重要时期。

进入新时代、奔赴新征程,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特别是深入学习、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好红色资源”的重要讲话精神,我们更要立足老区实际、发挥特色优势,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把积淀深厚的红色资源发掘好、利用好,让丰富多彩的红色资源为革命老区的振兴发展助力起航、添翼赋能。

第一,要深入宣传。要让革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发掘好、利用好红色资源不仅是一项政治工程、民心工程,也是一项经济工作、社会事业,不仅是一项精神文明建设、也是一项物质文明建设,不仅可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而且可以优化发展环境、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各级各部门特别是革命老区更应该自觉主动地抓、充满感情地抓!从全国许多革命老区的发展实际看,发掘好、利用好丰富的红色资源,既是擦亮老区品牌、树立老区形象,对上争取政策项目、对外进行招商引资、引才引智的得力举措、有效途径,也是深入挖掘内部潜力、发展壮大红色产业的迫切需要,作为革命老区、红色大县,我们更应全力以赴地抓、一以贯之地抓!

第二,要广泛征集。有了红色文物资料的“源头”,才会有整理、分析、研究、开发、利用红色资源的“活水”。革命老区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广泛征集红色文物资料,再掀发掘、挖掘、征集、收集、广集红色文物资源的新高潮。在这方面,既要灵活方式、多管齐下,也要舍得拿出人力、物力、财力、精力。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新增的文物资料,进一步理清红色历史的发展脉络、红军队伍的演变历程、重大事件的前因后果、重要会议的召开情况、战役战斗的前后经过、红色人物的人生经历、红色精神的作用地位,把历史搞清楚、把事实弄明白,让老区人民从红色历史中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汲取振兴乡村的智慧和力量。

第三,要整合资源。对各种红色资源要进行有效整合、对各种开发利用方式要进行深度融合,统筹协调、优化配置,在革命老区加快形成发掘挖掘、开发利用红色资源的强大合力,积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特别要想方设法地把红色资源用起来,使其物尽其用、人尽其能,充分发挥它们印证历史、教书育人、资政兴业、传承红色基因、带动旅游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

第四,要灵活方式。在准入方面,要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前提下,鼓励和引导方方面面的人才和机构投入、参与这项工作,集众人之智、聚社会合力,大力发展红色文化产业。在方式方法上,要千方百计地使红色场馆热起来、红色文物动起来、红色资源活起来、红色氛围浓起来,千方百计地促进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红色旅游的发展、红色产业的壮大。

第五,要建好队伍。关键的一条就是要把那些热爱红色产业、忠诚党的事业、政治上过得硬、靠得住的同志,选配到红色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性岗位上来。对他们在政治上要高看一眼、工作上要厚爱一层,要让红色产业成为老区最具生机与活力的产业、红色传人成为老区中最受尊重、最受羡慕的人!

第六,要使出真招。县委、县政府根据老区实际,把积极创建“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县”作为“十四五”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战略写进了党代会、人代会的工作报告。这无疑是一种自我升温加压、促进老区发展的务实之举。要进一步对标习近平总书记的最新讲话精神,进一步理清创建工作的思路、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把创建工作的任务一项一项地落实到人,确保创建目标不动摇、创建责任不落空,一步一个脚印地抓下去,让总书记关于“用好红色资源”的重要讲话精神在老区金寨率先得到落到、及早生根开花结果。

第七,要全面统筹。红色产业是一个集挖掘开发、研究运用于一体、链条较长的一个产业,必须有一个高规格、能统筹的组织机构来进行全面统筹协调。要一手抓研究、一手抓运用,两手齐抓、共同发展。要建立目标责任制、工作考评制、跟踪督查制、考核奖惩制,对思想清、态度正、措施实、效果好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给予精神上、物质上的奖励,努力形成一种你追我赶、争先恐后的发展态势,以此促进革命老区快速起跳、全面进步、振兴发展!(作者:胡遵远,安徽省六安市政协委员,六安市金寨县政协常委、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