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取得的每一个伟大胜利和重大成就,都是进行伟大斗争的结果。“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已成为中国共产党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精神力量和鲜明政治品格。
——筑牢信念,吹响斗争精神“前奏曲”。
今天的中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只有“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逢山开道、遇水架桥”,才能“战胜一切风险挑战”。因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筑牢理想信念,不忘初心使命,坚定斗争意志,保持斗争魄力,时刻做好斗争准备,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应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
——攻坚克难,奏响斗争精神“交响曲”。
时代在变,斗争的目标、内容、形式、策略、手段应随之而变。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历史关口,我们对内要敢于在大是大非面前亮剑,坚决维护人民生命安全与福祉安康;对外要坚决反对霸权、霸道、霸凌,维护国家主权和政治安全。在保持清醒政治头脑的同时,控制好斗争节奏,把握好斗争强度、烈度、频度和效度,以斗争求团结,以斗争求胜利。
——发扬光大,唱响斗争精神“主题曲”。
党的百年历程,留下许多“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生动历史素材。我们要挖掘不同历史时期“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典型事例,将我党斗争经验、斗争历程、斗争策略、斗争技巧进行总结和升华,提炼“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内涵以及时代特征,讲好“斗争故事”。在运用主流媒体宣传推介的同时,积极利用移动互联网、自媒体等宣传新手段,打造“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生动案例和文化IP。
——与时俱进,谱写斗争精神“进行曲”。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我们必须以坚毅的勇气,赓续“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和传统,直面时代给我们提出的新挑战,与时俱进、与时俱新、与时俱创,全面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昂扬斗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们党依靠斗争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
作者:李琳琦(省政协委员,淮南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