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人民调解员优势 诉前调解“三角债”纠纷
来源:安徽法制报通讯员 王志 2021-10-21 15:07:09 责编:齐晓迪

10月18日,岳西县人民法院店前法庭驻庭特邀人民调解员与书记员合力在诉前化解了一起较为复杂的“三角债”买卖合同纠纷。

因被告胡某拖欠其货款,原告刘某一纸诉状将其诉至法院。店前法庭收案随即就尝试与胡某联系,但很快发现用常用的电话等方式无法联系上胡某。

考虑到驻庭调解员岳玺的户籍地与被告胡某为同一乡镇,于是将该案件推送至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交由其调解办理。岳玺利用其曾经做过村干等“熟人熟事”的身份,很快便与胡某取得联系并了解到该案案情。据悉,胡某人在外地,对欠款事实无争议,但因双方与案外人徐某之间存在“三角债务”,所以一直拖欠未还,希望法庭能够做徐某工作,归还其欠款后,他便立即将欠原告之款全部归还。

在全面了解案情和确认案外人徐某系本庭另一案件当事人后,法庭书记员随即通过法院送达平台查找到案外人徐某联系方式,联系上了徐某。同时为方便三方沟通协调,书记员建立三方调解微信群进行沟通协商。经过多方沟通、多轮协商,以及调解员和书记员的合力耐心劝解,案外人徐某于10月15日晚归还欠被告胡某之款,胡某也同意在刘某提交欠条原件到法庭后立即履行还款义务。

10月18日一早,刘某依约向法庭提交欠条原件,胡某也及时通过微信转款,一起“三角债”式的买卖合同纠纷成功在诉前得以化解。

自今年6月份岳西法院实行特邀人民调解员驻庭以来,店前法庭驻庭调解员充分发挥其基层工作经验,人熟、地熟、情况熟等优势,共参与调解案件49件,调解成功24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诉前,有效地减少了诉讼案件的形成,切实维护了当地的社会稳定和安全。(安徽法制报通讯员 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