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阳:难以忘怀的地方
来源:江淮时报 2021-10-22 10:26:50 责编:何小龙 刘鹤

近日,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南部山区16万

近日,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南部山区16万亩大扁杏红叶如霞,蔚为壮观。榆阳区在乡村旅游业态不断丰富的基础上,依托大扁杏、长柄扁桃、沙棘等种植基地,大力发展杏仁粉、开口杏仁、沙棘饮品等下游深加工产品,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火热的红、成熟的黄、坚韧的绿还有清澈的蓝构成一幅热烈的画面,陕北之北榆林,榆阳秋意正浓,南部山区十六万亩大扁杏红叶如霞,万亩秋红吸引诸多游客徜徉。近日,全国多家主流媒体聚焦榆阳进行采风,展示榆阳大美。

在深情红叶邀约时,走进最美榆阳。榆阳,是榆林的行政中心,有榆林古城巷陌纵横,更有漠上新城一座,集中展示着榆林雄姿。

镇北台位于陕西省榆林市榆林城北

镇北台位于陕西省榆林市榆林城北4.5公里的红山上,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由延绥镇巡抚涂宗浚修筑 ,是榆林卫城的构成要素。 镇北台作为明代长城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发挥了有效的防御作用,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重要资料,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登临陕北高原,“南塔北台中古城,六楼骑街天下名”,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榆林古城在高原沟壑纵横与连绵黄沙接壤间巍然耸立。访榆阳,回望史上边塞重镇延绥,金戈铁马声犹在耳边,镇北台煌煌写着气壮山河,也见证着民族文化间的交融。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榆阳积淀了草原游牧文化、黄土农耕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大漠边塞文化和民俗文化相互包容的人文底蕴,河源纵横、梁峁相嵌间一步一历史,一山一传奇,区域内还收录非物质文化遗产13类256项。

D10月16日,观众在陕北民俗博物馆欣赏民间面花。

近日,观众在陕北民俗博物馆欣赏民间面花。捏面花是榆林市子洲县流传至今的民间民俗活动,已成为当地响当当的旅游品牌。

近日,演员在榆林非遗小剧场排练陕北地方戏。近年来,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加快推进文化场馆设施建设,完成陕北民歌博物馆、陕北民俗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非遗小剧场等文化新“名片”建设,使之成为榆林古城文化资源保存、传承、创作、传播的重要平台。

近年来,榆阳区坚持以创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为契机,贯彻落实“五个集成创新”和“七联七制”工作法,创新推出党建引领小区治理“五个一”模式,蹚出了小区治理新路子,让幸福真正洋溢在广大居民群众的脸上。

立足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榆阳区建成全国唯一的陕北民歌博物馆及陕北民俗博物馆、古代碑刻艺术博物馆、陕北红色藏品陈列馆等,根植黄土高原文化符号,民间文化、曲艺因此始终在榆阳大地上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榆阳区因此获得“全国文化先进单位” “中国民歌之乡” “全国公共文化先进县区”和“全国文旅融合示范县区”等殊荣。依托特色文化旅游资源, “大美榆阳”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已连续举办10届。

D10月16日,陕西省榆林市麻黄梁黄土地质公园的迷人景色。

近日,陕西省榆林市麻黄梁黄土地质公园的迷人景色。 麻黄梁黄土地质公园位于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总面积达37平方公里,有黄土峰林地貌景观、第四纪地层剖面、沙漠地貌和古生物化石四大地质遗迹。 麻黄梁黄土地质公园汇聚了大自然画卷般的鬼斧神工和钟灵毓秀,园内黄土梁、黄土峁、黄土桥、黄土柱等地貌构造奇特,天然成趣。既有高峡出平湖的美丽景观,又有震撼人心的深沟巨壑,还有少见的湖光山色,是摄影、绘画专业以及爱好者的创作天堂。

文化繁荣,风光更宜人。畅行榆阳,麻黄梁黄土地质公园独特的自然风光让人称奇,赫然入目的黄土峰峦、金色沙漠、赤色红土、草滩河源、深沟巨壑交织相连,在蓝天白云下变幻着色彩,彰显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面积37平方公里的麻黄梁,是全国唯一可以同时欣赏到黄土地质遗迹与沙漠地貌景观的地质公园,集领略黄土沙地风光、科普宣传教育、研学培训实训、寻奇探险旅行、休闲康养体验、黄土艺术写生、生态环境保护等为一体。麻黄梁入画的美丽世界也是生态优良榆阳的缩影,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榆阳围绕“三环三带七园七廊道”全域生态建设,在塞上谱写着绿韵华章。

近年来,榆林市榆阳区大河塔镇针对全镇常住人口少、

近年来,榆林市榆阳区大河塔镇针对全镇常住人口少、闲置土地多等问题,探索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新路径,整合“三块地”(整合水浇地实现耕地集约化、机械化发展;平整坡地发展经济林及现代特色农业;以除耕地以外的林地、荒山、荒坡、沟渠等闲置土地为资源,引进风电、光伏等项目),全面盘活土地资源,提升土地经济效益。

徜徉榆阳的山水间,田垄间喜逐颜开的农人、现代化农业设施、高标准养殖基地、新农村错落有致的民居等也让人看到一个与众不同的榆阳。作为全国首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先进县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县区、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区等11个“国字号”示范县区,榆阳区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为抓手,加快推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抓改革促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三农”工作“榆阳模式”已成为全国样板。

榆阳区黄家圪崂村新农村黄墙红瓦风景秀丽

榆阳区黄家圪崂村新农村黄墙红瓦风景秀丽。近年来,榆阳区聚焦乡村宜居宜业,推进科学规划、分类指导、精准实施的乡村建设行动,抓好重点城镇和“两个百村”示范建设,优化村庄布局,提升城镇功能,补齐设施短板,延伸公共服务,共建共治共享美好家园。

畅行榆阳,秋的色彩五彩斑斓,写着希望。争创资源型地区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四个新标杆”,榆阳正在努力建设新时代西部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未来这片土地上,还有书写更多的传奇……

(江淮时报全媒体记者 袁家权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