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政协优势 助推脱贫攻坚
来源:六安市政协 2021-10-22 10:39:40 责编:何小龙 刘鹤

六安是大别山深度连片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任务十分繁重。近年来,六安市政协按照中央及省委、市委关于扶贫工作的决策部署,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履职作为,倾力助推全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政治担当和为民情怀。

一、将脱贫攻坚作为协商建言的重头戏

一是持续聚焦脱贫攻坚议政建言。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为脱贫攻坚献良策、出实招。五届市政协以来,先后将加快推进产业扶贫、加强村干部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加快乡村义务教育发展、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等13项议题纳入年度重点协商计划,占总数的54.2%,相继召开专题协商会3次、对口协商会10次。

二是做实调查研究精准建言。围绕重点协商课题精心制定调研方案,分解细化调研方向,整合调研力量,改进方式方法,将调查研究触角延伸到村到户,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倾听人民群众心声,强化分析论证,提高建言的精准性,形成高质量的调研考察报告42件,向市委市政府报送建议案和专项建议13件,提出意见建议270余条。《关于我市产业扶贫的调研报告》《关于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等协商成果得到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的重视和批示,市政府及时分解落实,一大批意见建议转化为党政决策部署和具体工作举措。

三是强化民主监督提升实效。提请市委书记领衔督办《关于实施精准脱贫,有效防范返贫的建议》的重点提案,高位推动提案建议落地。坚持主席会议成员督办重点提案制度。以专委会为依托,组织界别委员就现代农业发展、稻虾综合种养、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20多项议题,开展专题视察监督,促进脱贫攻坚政策落实和工作创新。

二、将脱贫攻坚作为日常工作的主抓手

一是压实脱贫攻坚工作责任。市政协领导班子始终把助推脱贫攻坚挂在心上,落实在具体行动上,主动认领脱贫攻坚任务相对较重的偏远村进行帮扶。主席会议成员有各自联系点,政协机关有结对帮扶村,每位同志有结对帮扶贫困户,做到全员参与,全力而为。成立由秘书长任组长的机关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具体工作的统筹协调落实。相继召开党组会议、常委会议、主席会议、秘书长会议共30多次,听取工作进展情况汇报,研究部署脱贫攻坚有关工作。

二是经常走访贫困村贫困户。市政协主席、副主席,先后110多次深入扶贫联系点,进村入户,调研指导脱贫攻坚工作,结合贫困村、贫困户实际,帮助制定发展规划,理清发展思路,共同研究脱贫发展措施,及时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政协机关的所有同志,都按要求定期走访结对贫困户,建立工作台账,力所能及地提供帮助。特别是今年面对疫情、灾情,市政协主席、副主席及时深入贫困村、贫困户,现场指导疫情防控、抗灾救灾,严防因疫情、灾情返贫致贫。

三是落实结对帮扶各项举措。先后选派10名机关干部到霍邱县石店镇韩老楼村、宽店村进行驻村帮扶;市政协机关与结对帮扶的韩老楼村、宽店村成立联合党委,选优配强村班子,指导村支部建章立制,发展新党员,培养后备干部等,发挥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立足实际,指导两村重点发展以皖西麻黄鸡为主的养殖业和温室蔬菜为主的种植业,积极引进省级麻黄鸡养殖加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落户,带动贫困户发展种养业、在家门口就业;协调市县水利、交通、扶贫等部门落实扶贫项目资金,推动光伏发电、支渠整治改造、村级道路等项目建设,夯实村集体经济基础。韩老楼村、宽店村集体经济收入由2016年的不足万元,到2019年双双突破55万元,跃居霍邱县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第一方阵。

三、将脱贫攻坚作为委员履职的大平台

一是搭建活动平台。以委员“四进”活动等为载体,组织各界别委员根据自身优势,自主选择贫困户、贫困村“点对点”对接,引导委员们结合岗位职责、专业特长、行业优势,为脱贫攻坚尽责出力。据不完全统计,五届一次会议以来,委员们共帮扶贫困村90多个、贫困户670多户,开展产业帮扶、送医送教、捐资助学等活动280多次,累计捐赠现金及物资2600多万元,提供就业岗位3300多个。

二是搭建履职舞台。引导各界委员围绕脱贫攻坚,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利用政协提案、大会发言、反映社情民意等方式,议政建言。五届一次会议以来,共收到提案1045件,其中涉及脱贫攻坚的提案371件,占全部提案的35%以上,反映社情民意信息50多期,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批办20多件次,有力推动了相关问题解决和落实。

三是搭建考核平台。把委员参与脱贫攻坚纳入履职考核的重要内容,记入履职档案,考核结果作为委员届中调整、换届去留的重要依据。将机关干部参与脱贫攻坚作为年度考核、评先评优的必要条件。

(六安市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