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了村里的法律顾问,让咱们外嫁女群体在征地补偿款分配中的权益有了保证。”10月24日,说起村里的法律顾问张传俊,六安市金安区三十铺镇凤凰村的马某是打心眼里感激。近期,村里面临土地征迁,引发了外嫁女与村民组之间关于补偿款分配的矛盾。两方争执间,还是法律顾问释法明理扭转了“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的过时观念。
村(居)法律顾问,是百姓身边信得过的“法律管家”。在广袤的江淮大地上,全省17542个村(居)已实现了法律顾问全覆盖。近年来,省司法厅立足自身职能,积极推进村居法律顾问工作,在全国率先制定《村(居)法律顾问服务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地方标准,进一步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锐意探索蹚出新路
燎原之火,起于微光。我省村(居)法律顾问工作,发端于“律师进社区”活动,形成于“志愿律师进小岗”实践,在“村(社区)法律服务微信群”全覆盖中得到推广,在公共法律服务一体化建设中实现普及,由面到点、再由点到面的路径选择清晰可见,每一步都稳扎稳打。
2007年起,省司法厅开始组织律师进社区、进乡村,开启村(居)法律顾问工作的探索历程。2014年以来,先后选派4名志愿律师到小岗村驻点开展志愿法律服务,并以点为据,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机制。2017年,又在全省普遍建立“村(社区)法律服务微信群”,为村(居)法律顾问全覆盖奠定坚实基础。2020年以来,按照公共法律服务一体化建设要求,健全村(居)法律顾问制度,村(居)法律顾问全覆盖步入快车道。
十余年来,广大法律顾问如法律“信使”一般“飞入寻常百姓家”。他们深入一线解答法律咨询、举办法治讲座、化解矛盾纠纷,为村(居)自治组织提供专业法律意见,将城乡基层法律问题导入法治轨道,在增强百姓法治观念、提高基层工作人员依法办事能力、有效化解基层矛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我在工地干活,回临时住所时一脚踏空,导致脚骨挫伤。这算工伤吗?”10月25日,长丰县杨庙镇马郢社区的法律服务微信群里,不断弹出法律咨询信息,法律顾问“隔空”为居民解答。如今,这样的场景到处可见。村(居)法律顾问工作已成为我省司法行政向基层延伸、服务人民群众的重要载体。
数字无声,见证成就。仅今年以来,全省村(居)法律顾问已累计提供法律咨询136841次,法律知识宣传11794场次,矛盾纠纷化解26648次,协助村(居)治理7747次,法律服务指引43580次。
解去烦忧尝到甜头
从5万元提高到60余万元,翻了多少倍?淮北市烈山区华家湖社区居民们的心里都有一本明白账。
华家湖社区有一座荒山,早些年承包给别人时签订的合同不尽规范。经法律顾问审查,该社区清理出40多个不规范合同。后来,在法律顾问的帮助和指导下,该社区又重新签订了合同,由此发生了喜人的变化,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了大幅提升。
同样受益于“村(居)法律顾问”制度的还有六安市江家店镇新沟村村民殷某萍。今年7月,殷某萍通过村委会张贴的法律顾问公示牌,联系到王家权律师。原来,她在4月19日遭遇一起交通事故,后找保险公司理赔,在数额上存在较大分歧。王家权律师了解到殷某萍家庭不富裕,便为她申请了法律援助,经过一系列法律程序,最终为殷某萍争取到比较满意的结果。
为促进村(居)法律顾问更好帮助群众解决烦心事,我省各地积极探索有效举措。蚌埠市怀远县司法局统筹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服务资源,实行法律顾问与村居双向选择,努力提高双方适配度。安庆市岳西县为推动服务内容精准化,由乡镇司法所定期对本辖区内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梳理,列出服务需求清单,实行村(居)点菜下单、法律顾问配送的“菜单式”服务。池州市青阳县完善村(居)法律顾问考核激励机制,由司法所工作人员不定期走访村(居)负责人、群众,对法律顾问服务开展情况进行现场检查和评价反馈。滁州市南谯区司法局抓住乡村春晚、二郎庙会等时间节点,组织村(居)法律顾问开展“送法进村居”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摆放案例展板,宣传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法律法规,推动法律知识入脑入心。
深入推动有效覆盖
10月9日,六安市舒城县干汊河镇举办村级法律顾问集中签约仪式,各村、社区负责人分别与安徽广运律师事务所的多名律师,现场签订村级法律顾问合同。今后,这些法律顾问将按照《指南》开展具体工作,助力乡村振兴。
家门口的法律顾问服务好不好,可以对照标准评一评。为推进村(居)法律顾问服务标准化建设,2020年11月,我省发布了地方标准。《指南》共分12个部分,附有村(居)法律顾问合同参考文本,对全省村(居)法律顾问服务的基本原则、聘任条件、聘任程序、聘任合同、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流程、履职义务以及评价与改进等进行了全面规定。村(居)法律顾问每月应到村开展不少于4小时的实地服务,每季度至少举办一次法治讲座,所在单位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法律服务进村(居)活动。服务过程中,村居法律顾问应当坚持依法服务、立足实际、诚实守信、促进和谐的基本原则,恪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维护公序良俗,促进社会和谐,努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
省司法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地方标准的出台,有助于解决实践中村(居)法律顾问服务标准不一、质量不齐的问题,推动村(居)法律顾问从形式上的“全面覆盖”到实质上的“有效覆盖”。
当前,我省司法行政系统正着手建立健全村(居)法律顾问培训制度,旨在增强对国家政策、社情民意以及相关法律业务的了解程度,以及与群众的沟通能力,切实提高顾问工作能力水平。(安徽法制报记者 周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