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几点建议
来源:江淮时报 2021-10-28 16:51:44 责编:曹昱 王悦

建言献策

一是坚持示范引领,抓好分类实施。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建议按照“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从创建示范村入手,持续抓好示范,一年抓一批,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模式,辐射带动全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根据不同村庄的客观条件和实际需要,制定整治标准、阶段性任务,分类型、分重点,统筹兼顾地推进。整治过程中注重利用现有资源,走就地取材,变废为宝,低成本、接地气整治模式。 

二是突出重点,持续加大整治力度。围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厕所革命”、畜禽粪污治理及资源化利用等工作,从群众反映最强烈、需要最迫切的突出问题入手,充分考虑到农村实际情况,群众实际需要,把握好执行力度、推进速度、财力承受度以及农民接受度,不搞大拆大建,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防止治理举措和设施中看不中用,避免出现“千村一面”的形象。同时注重乡风文明建设,以净化、绿化、美化、文化建设于一体,积极开展“文明家庭”、“最美庭院”等评选活动,推动移风易俗,力求整体效果。

三是多措并举,切实解决整治资金不足的困难。从目前来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需要大量的资金,需要多措筹集。一方面要抓住政策机遇,加大项目谋划力度,将治理措施项目化,争取上级专项资金;另一方面要灵活运用市场机制,通过购买服务、补助贴息等多种形式,拓展资金渠道,发挥聚合效益。 

四是以人为本,调动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需要发动群众力量,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在整治过程中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得到群众认可和支持,整治效果邀请群众进行评议,要避免政府“大包大揽”,强化村民之间的互动,投资投劳,形成共同整治的良好氛围。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环保意识,引导群众自己动手,做好自家房前屋后的净化绿化,保持院落环境整洁。发动群众主动参与、主动监督各类设施和项目的建设管护。发挥乡贤作用,激发乡贤积极参与,出谋划策,贡献力量。

五是建立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监管机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要有打攻坚战、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应积极探索建立权责分明、协调统一、科学规范的管理长效机制。把工程管护纳入乡村规划、村规村约的内容,调动群众监督运行管护的责任意识和主体意识。

 

作者:黄山市黄山区新明乡樵山村乡村振兴工作队 江忠宝 许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