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赋能安徽“三地一区”建设
来源:江淮时报 2021-10-29 10:12:36 责编:曹昱 郑亮

公号3

全省职教战线要胸怀国之大者、皖之大局,助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我省“三地一区”建设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加强党对职业教育的全面领导,选优配强职业院校领导班子

全省各级党政负责同志要重视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积极为职业教育发展创造条件。要选优配强职业院校党委书记和校长,常态化开展领导力培训,提升现代治理能力。探索公开选聘公办职业院校领导班子人员,建立选用、培养、交流、退出机制,让政治家、教育家管好办好职业院校。

二、加大职业教育办学投入,着力夯实职业教育办学基础

一直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办学投入远低于普通教育。探索建立“基本保障+发展专项+绩效奖励”的财政拨款制度,逐步提高公办中职学校、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建立与办学规模、培养成本、办学质量相适应的投入机制,落实“新增财政性教育经费向职业教育倾斜”政策。加强办学投入落实情况督导督查。支持职业院校申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于改善基础设施建设。

三、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加快构建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

系统构建中职、高职、职业本科和专业硕士教育一体化相衔接的高质量职教体系。巩固中职教育基础地位。全省每个县(市、区)至少要建成1所符合标准、设施完善、功能齐全、有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公办达标中等职业学校。巩固高职教育主体地位,推进国家“双高计划”院校和专业群建设。实施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将符合条件的技师学院纳入高等学校序列。稳步发展本科职业教育。按照“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和“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总要求,积极稳妥推动我省优质高职院校单独或整合资源举办职业本科教育。

四、实施校企双主体育人,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推进职业院校与企业共建命运共同体,校企共建共管产业学院、企业学院,校企合作共建专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双师型”师资队伍、共建实习实训平台、共同推进培养模式改革。鼓励职业院校围绕区域发展规划和产业结构特点,围绕行业人才需求,牵头组建专业化或覆盖全产业链的职业教育集团(联盟),推进实体化运作,实施校企协同育人。

五、增强社会服务能力,赋能“三地一区”建设

主动服务安徽“三地一区”建设、科技创新和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发展与安徽十大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围绕安徽“十四五”重点产业布局,聚焦以“芯屏器合”为标识的新兴产业、以新型“铜墙铁壁”为代表的传统产业、以“融会观通”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以“大智移云”为牵引的数字经济,精准对接我省重点产业培养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胡辉平  合肥铁路工程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博士、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