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16个“特色村”
来源:江淮时报 2021-10-29 11:42:12 责编:曹昱 王悦

建言献策

咱们安徽是农业大省,如果未来五年我们敢为人先,能在“农”字上做好文章,不仅使江淮大地变得更加璀璨夺目,还能像当年小岗村特有的“大包干”一样被中央认可,并在全国推广。

     本人建议,全省16个地级市,五年内,每市打造一个“特色村”,先作为试点;试点成功,再逐步推广,五年后,每县(区)打造一个“特色村”,全省打造100个“特色村”。让“持色村”成为安徽在全国的新起点、新特点、新亮点——

1、建议合肥市在包公故里肥东县打造一个“廉洁村”,村干部不仅要以党员干部标准要求自己,同时以包青天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群众中树立更好的新时代党员形象,为党旗添光彩;下派或就地培养出一位绝对廉洁的村支书,把“当代包公书记”的事迹推上央视新闻联播,让全国各地的党员干部都知道安徽包公故里有个“廉洁村”。

2、安庆市在怀宁县陈独秀家乡打造一个“独秀村”,本人今年参观了位于上海的中共一大会址及纪念馆、浙江嘉兴南湖红船、中共二大旧址及纪念馆、位于广洲的中共三大旧址及纪念馆、中共四大纪念馆、位于武汉的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每到之处,各馆都给予陈独秀重要并显著的宣传版面和独具一格的精彩评价,“南陈北李”是党内给予陈独秀、李大钊的至高殊荣,因此,作为陈独秀家乡的安徽,有必要兴建独秀村、陈独秀纪念馆,让全国游客来怀宁县参观、学习,促进怀宁县旅游业的迅速发展。

3、芜湖市在无为县打造一个“鹅鸭村”,无为卤菜全国有名,卤鹅、板鸭等卤菜在上海等大城市备受欢迎,通过大范围放养,把当地农民养殖的鹅鸭大批量输送到南京、上海等地,构建长期的当地鹅鸭等农产品与大都市的供销链。

4、蚌埠市在五河县打造一个“石榴村”,让五河民歌《摘石榴》再一次响彻大江南北,吸引谈情说爱的一代代青年,通过这首民间情歌、爱上五河县及周边怀远县的石榴,从而增加两县农民的收入。

5、淮南市在八公山区打造一个“豆腐村”,依托豆腐村,每年举办豆制品展销会,把传说中淮南王刘安“发明”的豆腐推向全国,加快周边凤台县、寿县的大豆种植业及豆制品加工业的发展步伐,让“大豆经济”成为淮南农民发家致富的支柱产业。

6、马鞍山市可在与江苏接壤处,打造一个“环保设备村”,把江苏的环保设备加工技术引进来,利用安徽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制造出质优价廉的环保设备,为安徽及内陆各省份提供“污染治理”等一条龙服务;江苏省原宜兴县打造出“中国环保产业城”,继而发展至县级市,马鞍山可利用与江苏环保产业深度融合的契机,打造出“中国环保产业第一村”,我们不拿同级的市或县与江苏比,就拿同级的村与江苏比,环保产业城江苏走在前,环保产业村我们安徽要走在前。既能为中央提出的生态环保作贡献,又能助推当地经济持久发展。

7、淮北市的羊肉一直深受青睐,可以在濉溪县南坪镇打造一个“壮羊村”,鼓励当地农民大力发展养羊业,让优质的淮北羊肉在销往省内的同时,畅销于周边的山东、河南等省份;当地政府要引导农民引进优质羊种,从省农科院帮农民引进畜牲专家,为大批量养羊提供技术保障。

8、铜陵市可在枞阳县的长江沿岸打造一个“渔业村”,充分利用水资源环境,养殖市场上紧俏的稀贵鱼类;亦可养殖高档次的鳖、龟、蟹,销往一线大城市,让敢于创新的农民们腰包鼓起来。

9、黄山市可在祁门县打造一个“祁红村”,黄山毛峰、太平猴魁早已名扬天下,但祁门红茶在全国的知名度有待提高,我们要让“红茶养胃”家喻户晓,如今人们更注重养生保健,这正好给“祁红”走向世界“有机可乘”,以广州为例:广州人离不开茶,早晨起来就喝茶,人人都喜欢喝下午茶,一喝就是半天,他们目前所喝的普耳、铁观音远不如“祁红”,所以“祁红”要有信心拿下广州乃至广东全省一年上百亿元的“饮茶”市场,最起码要有信心从中分一杯羹;与此同时,当地政府也可以利用清纯可口的皖南水,就地生产“冰祁红”、“祁红茶”、“黄山水泡祁红”等青年人喜欢的饮料,通过质优价廉,直接冲击市场上的“冰红茶”等知名饮料。

10、阜阳市是全省人口最多的市,临泉县是全省人口最多的县,在临泉县打造一个“劳务村”,以该村为龙头带动周边乡镇的各村,向合肥高新区等省内民工紧缺地区输送人力资源、劳务人员,一边解决“用工荒”一边促就业,还可增加人口大县的人均收入。

11、宿州市在砀山县打造一个“梨园村”,带动周边果农发展,巩固现有的种植、采摘、加工等产业链,发展果质品精加工,提高砀山梨的附加值,造福一方;光安徽人知道“萧县的葡萄、砀山的梨”远远不够,要在发挥自媒体作用的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让“砀山梨”走向全国、走向全球。

12、滁州市依托现有的小岗村,在凤阳县内与小岗村毗邻的区域,打造一个“全国优质大米村”,通过农产品深加工,增加周边数十个村的农民收入;同时,可以与小岗村联营,打出“小岗村大米”的招牌,吸引广大消费者,让“小岗经济”再火一把。

13、六安市在舒城县打造一个“香椿村”,把转水湾村的“阙红牌”香椿酱等系列产品做大做强;扩大种植面积,向周边的干汊河镇、万佛湖镇辐射,确保在深加工时“原材料”充足。

14、宣城市在泾县云岭镇打造一个“红色村”,让新四军总部旧址声名鹊起,把广大中小学生吸引过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还可带动当地餐饮业、宾馆业、手工制品业的发展。

15、池州市把贵池区的“杏花村”品牌打响,可以人造仿古景点:牧童、耕牛、杏花、酒家……把全国各地的文人墨客吸引过来消费;建立一条仿古的酒家街,店外的门头不挂店牌,挂仿古的倒三角“旗号”,店内的桌椅板凳、锅碗瓢盆等所有器具,一律仿古。把杏花村的酒家打造成“天下第一仿古酒家街”。

16、毫州市可把蒙城县的优势发挥出来,在蒙城打造一个“牛村长村”,可以聘请一位“名誉牛村长”,利用抖音带货、微信视频号直销等网络媒体,大胆地炒作起来,让香喷喷的蒙城牛肉尽早又尽快地摆上全国人民的餐桌。

 (农民之子:张太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