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政协驻村工作队助力乡村振兴小记
今年6月份,由淮南市政协选派的第八批驻村工作队正式入驻寿县双桥镇南塘村,顺利接过“接力棒”,为乡村振兴添薪蓄力。
加强村党支部建设、入户走访农户、规划标准化厂房、开展招商引资、推动农村改厕和基础设施建设......驻村以来,工作队迅速转换角色,积极融入群众,扑下身子沉下心,走村入户访村情、听民声、讲政策,将驻村帮扶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为乡村振兴赋能增效。
党建引领,建强支部筑堡垒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党建工作放松了,村里工作必然落后。”工作队把帮扶村的党建放在首位,积极配合村“两委”开展党建工作,开展迎“七一”系列活动,立足实际,利用集中学习、个人自学、参观宣讲等方式,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同时,严格“三会一课”制度,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着力夯实农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7月1日,组织全村党员干部集中收看庆祝建党100周年大会实况,举行南塘村党总支“光荣在党50年”纪念奖章集中颁发仪式,村第一书记作党课报告。
深入调研,科学谋划新蓝图
寿县双桥镇南塘村曾是重点贫困村,位于寿县县城西南约15公里,由南塘、胡港两村合并而成,共955户、3660余人,2017年整村出列,2019年129户303人全部脱贫。为全面掌握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工作底数,驻村工作队坚持工作在村、吃住在村,通过入户走访、向村干部请教、与群众交谈等方式,熟悉村情民情,理清工作思路,科学谋划发展蓝图。
“今年,我们工作队将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个目标积极开展工作,全面巩固脱贫成果,开展入户走访,扎实做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今年是建党100周年,我们要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建强支部,抓好党建。同时,积极协调项目资金,推动标准化厂房建设、人居环境整治、改水改厕和基础设施建设,为南塘村办实事、好事。”双桥镇南塘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王泽平说。
争取支持,汇聚合力助发展
如何把南塘村发展起来,盘活现有资源,激发内生动力是一方面。协调争取支持,汇聚发展合力也必不可少。
为支持乡村建设,工作队积极主动争取“外援”,今年以来,市政协主席蔡宜骅等市政协领导多次来到南塘村调研乡村振兴工作,对帮扶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在市政协领导的关心支持下,驻村工作队积极争取相关部门单位的支持,共筹集落实了45万元人居环境整治和农村改厕资金及32万元村组道路改建资金,有了资金的保障,南塘村的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将会得到显著改善。
摸清底数,盘活资源兴乡村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驻村以来,工作队通过走访农业种养殖大户、考察村集体经济产业、调研周边镇村企业等方式,详细了解南塘村产业结构与资源底数,对南塘村产业发展进行调研分析。
南塘村是传统农业村,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渠道单一、总量不大,产业发展同质化现象明显且规模小、生存能力弱。加之,越来越多的年轻村民外出务工,农村“老龄化”、“空巢化”问题日益突显,现有资源的产业承接能力有限。针对这个情况,驻村工作队积极思考、主动作为,着眼村现有资源加强与镇党委政府沟通交流,提出工作思路,得到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通过招引劳动密集型企业和项目落地,为南塘村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能够吸引更多在外务工的村民返乡就业。同时,进厂务工帮助村民逐步摆脱对土地的依赖,也为土地的集约利用和统一生产经营打下基础。”工作队副队长杨雷说。
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多次现场办公,就原南塘小学调整利用拿出方案,推动土地性质调整及标准化厂房规划设计。工作队在推进“筑巢”的同时,同步开展招商引资工作。6月以来,先后实地考察了毛集工业园区鹏程天下电池、正阳电子、康美鞋业和八公山工业集聚区的鑫溯鞋业等5家企业,邀请和接待了5批客商来村调研考察,初步与鑫溯鞋业达成合作意向。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开好头,起好步只是助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第一步,市政协驻村工作队将继续以只争朝夕的劲头,撸起袖子加油干,持续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力量。(潘 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