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齐下促履职 激发活力提质效
来源:南陵县政协 2021-11-13 10:58:43 责编:何小龙 刘鹤

近年来,南陵县政协牢牢把握新方位新使命,积极探索新方法新实践,不断强化委员服务管理,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切实激发委员履职活力,全面提升政协工作质效,展现基层政协“新样子”、树立基层委员“新形象”。

一、强化培训促履职

县政协坚持把加强委员学习培训贯穿履职全过程。一是“请进来”。积极邀请县外各级专家学者、政协委员、政协工作者来陵授课。如中央政协工作会议之后,县政协立即举办了委员培训班,邀请专家授课,重点要求190名委员认真学习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二是“走出去”。及时制定《十届南陵县政协委员培训规划》,积极组织骨干委员147人分别赴井冈山、延安、北京等地院校开展3个班次的轮训。三是“讲起来”。注重发挥委员特长,请委员上讲台,分别就人民政协知识、生态环保、新兴产业发展等作了专题讲座。

二、规范管理促履职

为进一步推进政协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2017年,县政协专门出台了委员履职工作规则,2019年又制定了委员履职量化考核办法,从参加活动、提交提案、民主监督、调研视察、反映社情民意、撰写大会发言等多个方面对委员提出履职要求,为委员逐一建立履职档案,通过计分的方式规范委员履职,切实加强了对委员的教育管理、联系服务和履职考核。

量化考核办法实施以来,县政协将考核结果进行书面通报,并对考核排名靠后的几名委员进行了集体约谈,切实增强了全体委员履行职责的使命感、责任感。以2020年为例,委员仅在“界别周”活动中就提交社情民意信息137篇,评选出“金点子”18篇,有的及时报送县委、县政府并获得县领导批示,批示率较往年有了大的提升;提案除质量提升外,数量达185件,较去年增加47%;政协活动中委员请假率参会率一降一升,发言积极踊跃、会议氛围热烈。

三、激励作为促履职

一是注重激发委员履职热情。定期评选优秀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先进个人、开展建言献策“金点子”比赛等,十届县政协以来,共有52件优秀提案、17个提案先进承办单位、26名提案先进承办个人、5名社情民意先进个人和28篇“金点子”受到表彰。同时还优先安排在撰写大会发言、撰写提案、反映社情民意等方面履职积极的委员和“金点子”获奖委员参加政协组织的异地培训,以期形成正向激励机制,营造积极履职尽责的良好氛围。

二是着重改进委员调研方式。针对一些重要课题,坚持“少而精”“深而实”,改“团队作战”为“小股深入”。例如近两年的防汛抗旱准备视察工作,为避免“大部队”调研“流于形式”“走马观花”,县政协组织少数专业知识充沛、实战经验丰富的委员在政协常委会前开展调研,委员自感责任重大,深入一线、细致察看,认真分析、精准建言,使调研成果更加具有针对性、科学性。

四、搭建平台促履职

县政协积极探索新机制,搭建协商议政新平台,拓宽委员履职新渠道,重点推动基层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充分发挥委员在“请你来政协,有事好商量”平台中的履职作用,如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G318南青线沿线砂石运输车辆二次加载现象突出的问题,县政协将“好商量”工作室移到治超现场,组织政协委员到道路沿线开展实地察看,和相关部门进行面对面的协商并提出对策,县委、县政府对此高度重视,要求相关职能部门认真吸纳委员的意见建议,切实开展常态化治超,形成长效机制。

同时,为了扩大群众协商参与度,县政协着力推动协商触角向基层延伸,2019年在8个镇委员活动小组分别设立“好商量工作室”,2020年要求每个镇委员活动小组的基层协商活动不少于3次。截至当年10月,8个镇共开展“请你来政协,有事好商量”活动近40余次,如三里镇委员活动小组“好商量工作室”开展了振兴路菜市巷污水管道整治协商活动,取得了良好成效。

(来源:南陵县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