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蜀山区五里墩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深入贯彻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根据中央和省、市、区关于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部署要求,围绕进一步深化平安蜀山建设,依托网格化管理,着力构建党建引领基层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和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一是领导重视、机制规范。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制定出台关于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基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目标任务、工作内容和网格长的职责权限、服务承诺,建立信访工作责任制、社情民意分析制度、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制度,走上了用规章制度管人管事的良性轨道;成立了以街道政法委员为组长的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综治中心)(以下简称网格(综治)中心)领导小组,配齐配强了中心主任、工作人员,落实公安、法院、检察院、司法局“四员一律”进社区工作机制;按照区政法委统一部署,五里墩街道网格(综治)中心、各社区综治中心于2021年于8月1日起试运行,公安、消防、交警等执法部门人员常驻街道网格(综治)中心工作,每日监管并下派案件,协调社区综治中心、网格员及时处理辖区各类事件,初步实现“中心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
二是定位科学,便民利民。按照“界线清晰、任务适当、责任明确、便于实施”的要求,五里墩街道辖区共划分为61个单元网格,构建了“社区(一级网格6个)—网格长(二级网格61个)—网格员(三级网格160个)”的三级网格组织体系,配备网格员94名,基本达到了网格化的全覆盖;同时以“管理精细化、服务人文化、手段信息化、工作规范化”为建设思路,建立完善并顺畅运行街道网格(综治)中心一体化系统平台,开通涵盖街道各部门、社区、网格,街道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参与社会治理人员、社区网格长、网格员、数字化城管队员等集体、个人账号321个,共计178人安装综治中心手机终端,涵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一体化服务管理平台已经成型。
三是基础扎实,处置及时。街道网格(综治)中心紧盯居民关切急难愁盼问题,指导各社区综治中心主动摸排处置,聚焦解决“关键小事”。平台涉及物业管理、文明创建、反电诈宣传、纠纷调处等各类事件录入总数3855条、结案3837条、处理率99.56%;其中矛盾纠纷调解111条、各类隐患排查92条;安康码平台申诉信息646条,已处理646条,平均处理时长4.7小时,低于全区平均用时。截至目前,在街道、社区综治中心协调下,街道辖区已建成智慧平安小区82家,采集人像信息63784条,车辆信息16793条;投入482.1万元建设民生实事项目,完成了团安村社区38所北五里墩支巷立面改造、龙居社区小区居民活动中心、陈村路社区居家养老日间料理“健康小屋”建设、家家景园社区关爱老年人身心健康银龄安康项目、青阳路社区空巢老人送餐、家政、精神慰藉、医疗等服务项目;解决了长江西路医药公司小区、廉泉小区等老旧小区等自管小区排污清淤整治;弘阳广场长江西路高架桥匝道开通、海亮熙园小区出入口道路整修、焦岗路精细化管理提升、清溪路夜市摊点和美食广场建设等人居环境问题;打造了智慧就业家园综合服务站、关爱特扶家庭、网格“贴心指示牌”、智慧小区建设等项目,得到较好的社会反响。
四是强化考核,责任落实。街道网格(综治)中心以日常矛盾调处、治安消防隐患排查、交通安全隐患排查、市容市貌、疫情防控、平台案件办结率、居民群众满意率为标准,不定期开展街道参与社会治理人员、社区综治中心工作人员、网格员理论学习和平台操作业务培训班6次,不断夯实工作基础;制定了《五里墩街道网格化服务管理(综治)中心工作考核办法》,细化工作内容,明确将考核结果与经费发放、年终综合考核挂钩,以考核促进工作开展。结合日常重点人员管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下派案件处置效率等5大项进行综合考核,在确保客观反映真实情况的同时指出各社区综治中心存在问题,督促整改,从而推动社区综治中心职能充分发挥。
在下一步工作中,五里墩街道将积极整合各类参与社会治理人员、志愿者、社会组织力量,成立专职网格化管理队伍,开展辖区各类矛盾纠纷调解、重点人员管控、重点隐患排查;把党小组建在网格上、楼栋单元上,逐步建成辖区企事业单位、物业、业主委员会、居民代表等共同参与的社区网格化基层治理体系,夯实基层社会治理的基础;切实把服务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提升街道、社区人员工作主观能动性、处置紧迫感,全面推进网格精准化、支撑数据化、参与社会化、行动规范化,最终实现居民安全感和满意度双提升。(陈杰 季云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