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司法:做好农民工护“薪”人
来源:李之微 2021-11-19 10:32:30 责编:齐晓迪

近年来,淮南市法律援助不断加大公共法律服务供给,积极整合服务资源、改革服务模式、创新服务方法,着力打通服务农民工“最后一公里”,从源头上防范拖欠农民工工资。

构建平台矩阵便民利民再升级。构建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全覆盖,通过“一条龙式服务”“一站式办公”等方式,避免农民工讨薪来回奔波。全力推进“互联网+”服务,通过“淮南司法”、“豆娃普法”公众号,“12348”热线等渠道,将找律师、学法律、风险排查等功能“一网打尽”,全年无休免费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服务,发布“疫情防控”“农民工报酬维权”等法律资讯、风险提示。

坚持多管齐下推进服务再提质。加大法律援助力度,进一步降低法律援助门槛,将低收入群体、农民工等特殊群体作为重点援助对象;开通农民工绿色维权通道,并实施预约服务。在市农民工维权中心成立律师值班点,聘请资深律师优先接待、专项负责农民工案件,提供更加专业的法律服务和处置方案。2021年以来,全市共接待咨询8000余人次,办理农民工相关案件1255件,有效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聚焦特殊时期关注民生再发力。面对长期开展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淮南市服务民工不缺位、不打烊。强化法律服务供给,扎实开展“五进五民”大走访活动,向企业和劳动者主动推出“网上办”“预约办”等便民惠企举措,大力推行“安徽法网”“掌上办”等无接触公共法律服务。深入开展送法活动,扎实开展农民工学法活动活动,赠送“普法礼包”、组织学法趣味竞赛等活动,发放各类法律常识资料共计1万余份。(李之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