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高新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赋能高质量发展
来源:鲍远锋 高峰 2021-11-29 13:50:54 责编:黄河

今年以来,六安市高新区坚持把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作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积极推动社会事务职能剥离和强权赋能机构改革,达到“瘦身强体、减负增效”的目标效果。

六安市通过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对标创建国家级高新区标准,审批全面赋权下行。坚持从园区实际出发,努力建设放权、放手、放活的管理体制,恪守“依法合规、应放尽放、权责一致、承接有序”的赋权原则,将7个区直部门下放的18项经济管理事项,通过委托、下放、授权、派驻等方式,赋予高新区行使,实现了便企利民。所有赋权事项均匹配高新区承接能力,确保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同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规范行政审批程序,保证权力运行顺畅高效。通过精准放权赋能,增强园区体制机制活力,实现行政审批扁平化、标准化、便利化。

六安市着力优化行政管理流程,建立一门集中、一窗受理、联审联批、多证联办和高效运转的综合服务平台,将高新区职能短板补齐。高标准设置机构,设立“裕安政务中心高新区分中心”,按照“小政府、大社会,小机构、大服务”的原则,将所有涉及园区建设的市场、城管、自然资源与规划、住建、经信、发改、人社等18项急需的相关行政审批事项全部集中在分中心办理,列出办事清单、明确办事流程,统筹各环节办理时限,按照压茬推进、容缺审批的特殊政策,拿出标准流程单,确保“办事不出园区,审批精简高效”的目标,让高新区把精力聚焦到抓发展、抓项目、抓服务上来,真正让效率高起来,口碑竖起来,推进赋能减负走深走实。高品质健全服务,推行“帮办+代办”制度,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一窗通办”,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审批服务和全生命周期帮办服务,致力打造“不见面审批”最佳政务服务环境。除政务服务外,还在办事大厅搭建金融、法务、公证、人力资源、第三方代理、银企对接等服务平台,为园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人力资源、融资保障等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对企业该办的事坚决办,决不拖;能办的事马上办,决不等;难办的事想办法办,决不放;需要合办的事协作办,决不推。今年以来累计帮助企业解决规划、用地、办证、融资、招工等实际问题400多个,帮助招工2000余人,协调融资1.3亿余元。

为充分发挥高新区“工业强区主阵地”作用,突出“高”和“新”发展定位,六安市聚焦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双招双引主责主业,瘦身强体、回归本位,全面精简非经济功能,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推动社会事务划转剥离,将高新区代管的“四村居”保障房、安置房、难办证、退城进园等社会事务整体划归城南镇管理,完成交接事项,全面跳出行政区、准行政区工作模式和运行体系,真正让高新区“甩掉包袱、轻装上阵”。干事创业“动力源”全面激活。依法合规赋予高新区经济管理权限,推动高新区体制机制创新,构建起扁平高效的机构运转体系,全面瘦身强体、激发干事活力。提高行政管理效能,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稳妥推进“区内事情区内办”,让园区内企业办事更方便、创业更顺畅,最大程度释放改革活力,提高园区内企业认同感、获得感和满意度。高质量发展优势全方位显现。通过园区赋权,形成简政放权、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聚集园区发展能量,提升园区活力,有力优化营商环境,打通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助推园区高质量发展,为“国家级高新区”创建提供强大动能。(鲍远锋  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