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政法综治江淮行”的第二站,来到了美丽的珠城蚌埠。
采访车一进市区,映入眼帘的,皆是有序的车流和干净整洁的街道,路旁笔挺的行道树,在初冬暖阳的照耀下,身姿袅袅。微风中,偶尔飘转的叶片,犹如电影中的老胶片,一帧帧映出珠城今夕的平安创建成果。在蚌埠的采访,我们去了推行“一村一警”的怀远县兰桥镇;走访了创建“平安家庭”的淮上区荷花园社区;实地体验了积极探索“积分奖励”乡村治理新思路的沫河口镇……
整个采访走下来,给记者的感受,套用一句网上刷屏的签名:“所见皆初心 共建绘同心”。
一村一警 访出民情安民心
兰桥镇位于怀远县城西南,辖13个村,现有居民4.5万人,属城乡接合部,治安形势较为复杂。前些年,镇里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打造平安乡镇,但成效不甚明显。针对这一情况,兰桥镇结合实际工作,摸索出了“一村一警”工作制度。去年以来,兰桥镇又派出了9名辅警和4名民警下沉乡村驻村走访,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为把‘一村一警’工作做深做实,我们安排民辅警在接处警或闲暇时,对所包保的村居开展随机走访,并达到每周入户走访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5户,每月不少于40户的标准进行要求。”怀远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平在接受采访时说,为方便民辅警入户走访,兰桥镇还加大了财政投入,为全镇13名民辅警每人购买一辆电动巡逻车。要求民辅警在走访时,对走访群众做到“三句话,一张卡”,即“最近怎么样,有什么困难,需要我做什么”,向群众递上“警民联系卡”,通过走访切实了解警情、民情。
前不久,驻杨圩村辅警张秀超在杨圩村开展随机走访时,突然听到该村小郢组有人急喊救命,张秀超急忙循声跑去,发现村民陈某精神病发作,正在砸邻居家的东西,并持刀要砍杀邻居陈永顺。张秀超一边耐心稳住病人,另一边向兰桥派出所请求火速支援。几分钟后,支援民警到场后与张秀超一道控制住精神病人陈某,及时把该病人送往荣军医院进行治疗。
据了解,去年兰桥镇细化“一村一警”举措以来,共走访群众2.3万余人次,排查各村存在的矛盾纠纷隐患80余个,解决实际问题260余个。
针对民辅警进村走访有时难以见到群众,有时群众对民辅警不信任,导致问题不敢说、不愿说的情况,兰桥镇要求“一村一警”开展饭点打卡,遇到有矛盾、有困难的群众时就近在他家吃饭,并按每餐20元标准付给餐费。
“通过饭点打卡,民辅警与群众见上面、说上话,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群众也对民辅警更加信任,往往会把不便说的事在吃饭时向民辅警吐露。” 张平说,自从开展“一村一警”驻村工作后,60多位外地客商入驻兰桥,没有发生一起相关治安案件。从去年以来,兰桥派出所每月接警环比下降23%,电信诈骗案发案环比下降40%,纠纷类警情环比减少32%。在今年第三季度的第三方安全感和满意度考核中,兰桥镇得到双100%的好成绩。
积分奖励 情系基层舒民心
市域社会治理做得怎样,事关人民安居乐业、事关社会安定有序、小家就是大家。在积极探索乡村治理的新思路上,淮上区的沫河口镇通过民主程序,将乡村治理各项事务转化为数量化指标,对群众日常行为进行评价形成积分,并给予相应的精神鼓励或物质奖励。
在沫河口镇的“视频监控研判中心”的大屏上,记者看见了全镇当月的积分奖励情况。积分奖励以家庭为单位,从申报人、申报内容、申报规则、申报积分、申报时间、审核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类。在申报内容一项,记者看到,其中有打扫卫生、好人好事、物品摆放、环境整治、居室清理等方面。
“‘乡村治理积分制’的主体为所有行政村村民,以户为单位,家庭成员注册、登录手机号即可在小程序中找到各自家庭,家中任一成员可将好事、善事在小程序中对照积分标准申报积分,同时上传照片或视频为证,由积分评议组在小程序中对积分进行评议,监督组审核通过后村民即可领取积分券二维码,出示此二维码即可在超市兑换生活用品。” 沫河口镇党委书记周遂意在介绍“积分奖励”开展情况时说,目前“积分奖励”的乡村治理,已经实现了线上线下相融合。
对没有智能手机或者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年龄在55周岁以上的群众可进行线下积分,群众将申报事由告知村干部,由村干部在“积分制流水账和台账”上登记,由积分评议组、监督组评议审核后定期在村务公开栏公示,领取积分券即可在超市兑换商品。
另外,为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积分奖励”还设置了“红黄榜”。对做善事、获得省、市、区(县)及表彰的,在防汛抗洪、疫苗接种等重点工作中做出贡献的家庭上“红榜”,年度积分排名前10名的家庭评为“最美家庭”,颁发奖牌,并给予一定的物资奖励。对违法乱纪、扰乱社会治安的家庭,在黄榜公开曝光,全年后5名的家庭,村级安排专人帮扶。
其中,龙庙村的人居环境整治得到群众大力支持,2020年度被评为“市级美丽乡村”和省级“五个好”党支部标兵称号;大李村群众主动参与纠纷调解,还成功摘掉了全镇“头号上访村”帽子。“积分制让村里的大小事务有‘镜子’可照,有‘标杆’可比,实现了由‘任务命令’转为‘激励引导’,从‘要我参与’到‘我要参与’,既节约了管理成本,又提升了治理效能。” 周遂意书记说,下一步,沫河口镇将进一步深化“乡村治理积分制”和依法联动化解处置家庭暴力矛盾纠纷工作,进一步拓展积分制将乡村治理与发展乡村产业、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和扶贫济困等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有机结合,全面落实依法联动化解处置家庭暴力等矛盾纠纷各项措施,促进乡村振兴和平安建设全面发展。
平安家庭 社区和谐暖民心
12月1日,居民反映其住宅楼顶因大雨而漏水,希望社区派人来修理。红袖标志愿者立即登记上传,很快便收到了反馈信息,社区随即安排专业人员上门维修。
在荷花园社区,类似这种解民困的小事情,每天都有不少。淮上区小蚌埠镇荷花园社区辖荷花园一期二期、荷花园三期、梨花园3个居民小区,现有楼栋105个1945户7431人。荷花园社区紧盯“家庭平安”这个小切口,推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向家庭延伸,以“小家平安”连接“网格稳定”促进“社区和谐”。
2018年12月以来,荷花园社区全面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按照“无违法、无纠纷、无暴力、无邪教、无隐患”的“五无”标准,经过“家庭自评、网格互评、居民代表评议、社区党支部初核、乡街复核命名”五道程序,社区共命名授牌“平安家庭”1896户。
“按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每户一策’原则,根据‘不平安家庭’具体情况,综合运用法律宣讲、道德感化、情绪疏导、技能培训等方法,对49户不平安家庭进行转化。”荷花社区治保主任宋家儒说,通过动态的摘挂牌制度,营造“平安家庭”光荣、“不平安家庭”羞愧的荣辱导向。
近年来,荷花园社区先后荣获2021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2019年度安徽省第二批城乡社区协商示范点、安徽省科普示范社区,2018年度安徽省家庭发展服务中心,2018-2019年度省级卫生村,2018年度城市生活E站省级示范基地,2017年度省级文明社区等荣誉称号。
谈起下一步的工作开展计划,宋家儒说,他们将继续加强平安家庭创建质量,更加注重评选工作的规范性、动态管理的及时性,不断提升“不平安”家庭的转化率,以家庭小平安共创社会大平安。(安徽法制报记者 陆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