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淮南)文化十五讲》出版发行
来源:淮南市政协 2021-12-24 11:42:55 责编:何小龙 朱媛

12月22日上午,《淮河(淮南)文化十五讲》首发式暨淮河(淮南)文化研讨会在淮南市政务中心举行。淮南市政协主席蔡宜骅、淮南师范学院院长李琳琦、市委宣传部、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市文化和旅游局、省《淮南子》研究会等相关负责人及新书作者齐聚一堂,共襄淮河文化盛举。

《淮河(淮南)文化十五讲》(以下简称《十五讲》)由淮南市政协和淮南师范学院合作编撰、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选择了最具有典型性、最能代表地方文化特色的十五个方面展开介绍和讨论,生动展现了淮南特色文化风貌。《十五讲》也是淮南市政协精心打造的一项文化工程,该书的出版不仅是对2019年由安徽省委宣传部和《光明日报》社在淮南联合主办的中国首届淮河文化论坛成果的转化,也是推动文化强市建设、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

会上,蔡宜骅、李琳琦等向作者代表、市政协文史专员代表、单位代表赠送了《十五讲》书籍,并与会同志围绕持续深化淮河(淮南)文化进行了研讨座谈。

“2020年底开始编写提纲、2021年元月启动编写工作以来,我无数次地与作者沟通协调,增补缺漏,不留疑点,为了保证书稿文献引证的准确,常常要遍查文献与数据库。” 市政协委员、《十五讲》执行主编方川谈到该书编撰出版的心路历程时提出了新目标,“今天,凝聚集体智慧结晶的《十五讲》终于首发了,期待未来能把《十五讲》可以独立成书的一讲,编撰成淮河(淮南)文化系列丛书出版发行,再飨广大读者。”

“捧读《十五讲》,徜徉在历史时空,令人怦然心动,亲切而又温馨。”市政协文史专员、淮南市人大常委姚尚书在读完该书后评价,“《十五讲》为我们深入开展淮河文化研究开了一个好头。选取的文化主题涉猎面很广,每一个主题都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必要,循着这一思路可以开掘更多的话题,可以引出更多的淮南故事。”

“学史鉴今,我们了解淮河文化,弘扬淮河文化,目的是为了更好更快地建设家园,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市政协文史专员、寿县政协文史委主任时本放提议,“希望社会各界对淮南、对寿县给予更多的关注支持,让淮河文化在新时代浇灌出更为鲜艳的花朵。”

淮南市政协副主席陈永多在研讨后对大家的发言积极评价,他表示大家的发言精彩纷呈,观点新、阐释深、水平高,体现淮河(淮南)文化研究视野宽阔、主题鲜明、文化自信的使命担当,为持续深入研究淮河(淮南)文化提供了重要支撑和队伍淬炼。真诚期盼大家结合淮南实际,再出新品、再出精品。

近年来淮南市政协着力打造文史工作特色品牌,提议并助推了淮南市成功申报“中国成语典故之城”,积极参与“双帽”七县(市)政协联谊活动,推动举办“二十四节气”保护工作研讨会,编辑出版《百年淮南钩沉——淮南文史集粹》《语出淮南子》等众多书籍,与淮南师范学院共建“淮河文化研究中心”。

淮南市政协主席蔡宜骅在致辞中表示,淮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讲好淮南故事是每一个淮南人的责任,特别是在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要进一步加强淮河文化研究,在宣传推介上下功夫,扩大《十五讲》社会影响力。文史工作是淮南市政协的一个特色品牌,要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形成合力、借助外力、积极助力、持续用力,依托淮河文化研究中心这个平台,进一步整合全市的研究资源,通过提供高品质的调研报告、文旅规划和研究成果,助力淮南文旅产业发展,推动淮南淮河文化研究永葆活力。

淮南市政协副主席陈永多主持会议,淮南市政协原副主席杨天标、秘书长颜冬松等参加会议。

(张晶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