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霍山县荣获六安市“七五”普法先进县荣誉称号。
自2016年“七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霍山县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认真贯彻落实“七五”普法规划,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工作原则,突出重点、创新载体、强化措施、深化治理,为维护全县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普法成效得到了上级部门和群众的充分肯定和认可。
一是在落实普法责任制上“动真格”。成立高规格领导小组,始终坚持“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普法工作格局,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全县各项重点工作考核内容中。组建过硬普法队伍,成立县普法讲师团,为全县79所中小学选派法治副校长,招募200名普法志愿者,充实各乡镇各单位普法联络员队伍。推动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落实,细化分解了43项具体工作任务,明确49家成员单位职责。按年度分解普法任务,督促责任单位严格落实。按照五年综合考核、每年年度考核的要求,每年安排2~3次普法依法治理督查和工作检查。同时,县人大、县政协每年对重要法律法规宣传及执法情况进行视察检查。
二是在推进智慧普法上“亮真招”。设立“老人、妇女、儿童维权岗”36处,免费为万余名群众提供法律帮助,打造法律服务阵地。广泛设置街头法治宣传栏、咨询台,利用电子显示屏、服务窗口触摸屏宣传法律法规,在133辆出租车尾屏和52辆公交车内添加法治宣传标语,将法治教育融入日常,打造街头法宣阵地。开通“法治霍山”手机台和霍山普法微信公众号,及时推送各类法治信息,点击量达20万余次。自编自导推出了8期“未检云课堂,护苗助成长”法治云课堂、4期民法典小剧场,在各类平台发布,打造网络法宣阵地。统筹建设县级法治文化广场及乡、村法治文化公园、广场,形成了具有霍山特色的法治文化集群,打造法治文化精品。
三是在建设法治霍山上“下真功”。突出公职人员学法用法,出台《霍山县关于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的实施意见》,举办“机关法律学习月”活动,坚持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和宪法宣誓制度。突出人民群众学法用法,广泛开展“法律进万家”活动,免费发放“七五”普法系列读本3万余册,法治宣传手袋、纸杯、抽纸、宣传画等5万余份。实施村(社区)免费法律顾问全覆盖工程,帮助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合同、协议4万余份,开展法治讲座1876场次,解答法律咨询5万余人次,在“农家书屋”设立“法律图书角”144处。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目前,全县共有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1个、省级10个、市级19个、县级62个。突出青少年学法用法,狠抓青少年法治教育经费、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近五年,全县建有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4个,创建市级“依法治校示范校”4所,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2756场次,其中法治讲座1020次、法律知识竞赛255次、模拟法庭86次,共发放法律图书5万余册,解答学生咨询3000余人,受教育未成年人达3万余人。突出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大力开展“送法进万企”活动,为22家企业免费提供专业法治体检,开展法律法规和政策宣讲772次,接待职工法律咨询5000余次,调解劳动纠纷200余起,提供法律援助506件。同时,还组织开展“应流杯”、“中燃杯”等法律知识竞赛,“安全伴我行”演讲比赛,“皖能杯”安全生产论坛,带动企业职工学法,提高企业依法生产、依法经营的管理理念。
四是在服务中心工作上“使真劲”。服务文明城市创建,持续开展“共建文明城 送法进万家”系列宣传活动,普法志愿者们深入结对共建村(社区)开展普法宣传,向群众发放法治问卷3万余份。服务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组建宣讲团赴各乡镇、村(社区)开展扫黑除恶专题宣讲87场次。组织200名普法志愿者进村(社区)入户宣传扫黑除恶、乡村振兴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发放宣传材料4.5万份。服务疫情防控和复产复工,开展“防控疫情、法治同行”专项行动,发布涉疫问题法律指引,解读本地疫情相关执法案例。服务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开展“防范打击非法集资宣传月”、“守住钱袋子 护好幸福家”等集中宣传活动,普及防范金融风险知识。服务脱贫攻坚,开展“脱贫攻坚 普法助力”活动。开通5辆普法“大蓬车”,在各贫困村流动宣传法律法规政策。组织政法部门196名干警,深入全县重点贫困村,广泛摸排并开展法律救助157件。每年在贫困村开展一到两次“巡回法庭”,以案释法引导群众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五年来,霍山县“七五”普法工作成效显著,法治氛围日益浓厚,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不断增强,社会秩序持续稳定,社会事业全面发展。(陈钰 储桂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