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时刻把群众的司法需求放在心上,2018年以来,合肥法院司法为民、守正创新,完善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多元解纷机制,切实保障民生权益,找到纠纷“症结”,努力实现“案结”,打开群众“心结”,让司法工作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着力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
“最多跑一次”,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化繁为简
“将纸质诉讼材料扫描成电子图片,打开‘移动微法院 ’微信小程序,点击‘跨域立案’,输入账号和密码,填写当事人信息,上传电子版诉讼材料,提交申请……”
10分钟不到,合肥中院立案庭的干警帮助徐律师顺利完成了线上跨域立案,诉讼材料发送到了1000多公里以外的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干警手中。
“没想到在手机上能这么快就完成立案,现在系统显示海淀区法院已经受理并且可以查到回执,后续的流程跟踪方便清晰,立案完全打破了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徐律师为跨域立案系统的便捷高效点赞。据了解,肥西建材公司、合肥物资公司因河沙、碎石买卖合同纠纷,起诉北京工程局公司,根据合同约定和法律规定,该案由北京海淀区人民法院管辖,信息化手段的深度运用让跨域立案在指尖轻松完成。
为了推进“当场立、自助立、网上立、就近立”,合肥法院落实立案登记制,发布诉讼服务“一次性告知”清单、立案材料公示清单等,当场立案率超过98%。清单式、智能化手段被广泛运用,“24小时自助法院”全天服务不打烊,通过“人脸识别+身份认证”即可进行自助诉讼,诉讼全流程智能化线上办理,2018年以来网上立案数达到73709件,解决异地诉讼不便问题,跨域立案1020件。合肥中院自主开发的“诉讼风险智能评估系统”通过对关键词进行大数据分析、法律知识图谱识别等,引导当事人选择多渠道解决纠纷。
智慧法院建设让司法红利更大限度地惠及人民群众。随着一站式诉讼服务体系不断升级优化,“线上+线下+24小时”诉讼服务体系逐渐成熟,让群众“最多跑一次、可以不用跑”。
发扬“枫桥经验”,多元解纷化干戈为玉帛
2021年9月,五里墩街道凤凰城家小区业主委员会和小区物业公司代表为蜀山法院立案庭副庭长占峰送来两面锦旗,锦旗上的“法官进小区,为民办实事”道出了他们的心声。
“年初开始就经常停水,我们200多名业主非常头疼,物业公司有他们的难处,但是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业主委员会代表表示,小区一栋商住楼的自来水管网漏水严重,水损率高达75%,但公共水表户名为物业公司,收支不平衡之后物业公司拒交水费,导致多次停水。
“平时我们收到了很多投诉,街道社区也积极组织调解,但是收效不大,最后我们邀请占峰法官到小区来现场调解,大家才达成一致的意见”,社区书记吴传升替社居委对网格法官表示感谢。
在“家门口”就能解决矛盾,合肥法院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利用人民法院扎根基层的优势,推动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全市590余名法官深入网格,开展普法宣传、源头化解、巡回法庭等,助力“无案村(社区)”建设,努力推动形成平安共建、成果共享、智治支撑的社会治理新局面。
多元化解、多方参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大调解”让新时代“枫桥经验”焕发历久弥新的力量。合肥法院加大诉源治理,建立多元化解机制,与全市60多家行业调解组织建立联调机制,在交通、医疗、保险、家事、劳动争议、建筑工程、房地产(物业)、消费维权等矛盾易发、多发领域设立专业性、行业性调解室,一站式调解处理常见、易见的行业纠纷,让调解与诉讼、线上调与线下调,诉前调与诉中调无缝对接。2018年以来诉前调解案件261027件,蜀山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两次被最高法院周强院长批示肯定。
解决“急难愁盼”,民生司法化难为易
今年1月4日,合肥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在对《合肥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实施意见(修订版征求意见稿)》进行修订后,再次对外公开征求意见,加装电梯再次吸引了群众的目光。
2021年初,合肥市首例加装电梯案得到了广泛关注。绿园小区6号楼一单元业主联名将一楼2户业主告上了法庭。绿园小区建于2000年前后,均为老式多层楼梯房。“那时候,我也征集了楼下业主意见,但遭到一楼业主反对,并阻挠加装电梯施工”,住在顶楼57岁的郭先生认为加装电梯能够极大便利自己的生活,但一楼业主则认为加装电梯可能会影响采光,造成安全隐患。
法院审理认为,案涉楼宇加装电梯事项已征询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三分之二且占总人数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的意见,获得参与表决人数四分之三以上的业主同意,并对加装电梯事项进行了公示及备案,判决一楼业主停止对电梯安装施工的阻挠、妨碍。2021年7月中旬,6号楼加装电梯工程恢复施工。该案入选“2021年度人民法院十大案件”,被中央电视台选为《民法典进行时》开篇案例。
与法治同行,与群众同路。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民法典》为人民群众的民事权利立下了宣言书和保障书,为了让“劳有所得、老有所养、幼有所育、弱有所扶”,合肥法院设立少年法庭呵护青少年身心健康,开设“涉老窗口”守护老年人稳稳的幸福,妥善处理就业、医疗、住房、养老等涉民生案件111255件,12件“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到实处,庐阳法院家事纠纷解决机制受全国妇联表扬,合肥中院未审庭法官赵玲荣获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称号。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司法队伍前进的不竭动力。“十四五”开局之年,合肥法院交出了一份高质量答卷,并将在新征程上奋楫扬帆、劈波斩浪,全力依法履职尽责,助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着力满足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马晶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