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法院工作亮点回眸】破除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藩篱(四)
来源:夏晨曦 2022-01-10 17:32:10 责编:于迟

司法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执行工作又是这“最后一道防线”的“最后一公里”。为切实解决执行难题,依法保证胜诉当事人及时实现权益,合肥法院以义不容辞的责任感和舍我其谁的气魄,不断巩固“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成果,以坚实脚步向“切实解决执行难”目标迈进。一场又一场的“江淮风暴”专项执行行动,织就天罗地网;日益完善的执行联动机制,让失信被执行人无所遁形;披星戴月的执行干警,以辛勤汗水换群众真心点赞。2018年以来,全市法院受理各类执行案件292831件,执结279693件,执行到位金额370.25亿元,用“真抓实干”兑现群众的“真金白银”。


构建综合治理执行难大格局

破解执行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想打赢这场“硬仗”,必须要汇聚各方合力。

2020年6月,合肥市人大常委会全票通过《关于加强人民法院执行联动工作的决定》。该《决定》是中央依法治国委员会出台《关于加强综合治理从源头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的意见》以来,首个由地方人大出台决定,专门加强人民法院执行联动工作的规范性文件,为进一步完善合肥市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格局,有效发挥工作整体合力,促进“切实解决执行难”目标实现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

2020年年底,合肥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印发《关于加强综合治理从源头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实施方案》,提出21条措施,进一步完善合肥市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执行难工作大格局。

▲图为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查询专员正在使用不动产专线进行查询

执行难,第一大难题就是“查人找物”,“大海捞针”是执行法官对传统“查人找物”做法的形象概括。以前,执行干警需要在银行、公安、工商、房管等部门间往返穿梭,往往事倍功半,效率低下。为切实提升执行效率,合肥市政府与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建立执行联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中院先后与公安、自规、房产等23个部门签署执行联动会议纪要、合作备忘录,57家企事业单位深度参与执行联动,形成全市查人找物合力。先后建成具有合肥特色的不动产查询系统、被执行人布控系统、全市公共数据资源共享系统、车辆查控专线,完整准确查询市场监管、税务登记、个人身份和社保、公积金、不动产、车辆等信息,建设全市银行线下全功能网点,实现对被执行人财产信息全方位线上查控,对被执行人主要财产形式“一网打尽”。最高法院审委会专职委员刘贵祥在合肥调研执行工作时评价:“合肥法院真抓实干,出实招,做实事,执行工作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持续掀起“江淮风暴”

▲图为肥西县人民法院和肥西县公安局警法联动,抓捕被执行人。

“你好!这里是肥西县公安局,根据你院函告布控,现发现被执行人吴某某正在某网吧上网!”

被执行人吴某某与申请执行人汪某某劳务合同纠纷一案进入执行程序后,案件承办人孙昊迅速查控被执行人名下财产,同时根据当事人提供的电话号码多次联系被执行人,并去其户籍地调查,均无线索。为此,肥西县人民法院执行法官向肥西县公安局发函要求协助布控被执行人。接到公安线索后,执行法官立刻带领执行干警来到网吧,只见吴某某正专心致志的玩着游戏,浑然不知执行干警已站在其身后。在网吧被抓个正着,吴某某自知再不履行必将面临强制措施,遂与申请人达成和解,并当场支付部分款项。这是肥西县人民法院开启“根治欠薪”夏季专项执行行动的一个缩影。

执行路上不停歇,合肥法院坚持“以打开路、以打见效、打建结合、形成长效”,围绕涉民生、涉民营企业、涉职务犯罪、涉网络电信诈骗案件等重点案件,集中开展专项执行行动,以不停步、不懈怠的状态保持执行强大威慑力,始终保持“江淮风暴”声势不减、力度不降。坚决打击逃避、抗拒执行行为,2018年以来纳入失信名单175887人次,限制高消费235081人次,拘留1704人次,以拒执罪移送追究刑事责任90件。

▲图为合肥市瑶海区人民法院“双十一”网络司法拍卖节现场

“亲爱的观众朋友大家好,我们现在在合肥市涉案财物管理中心,我们的第三场‘名酒鉴赏’专场即将开拍……”2021年11月11日10点,合肥市瑶海区人民法院“双十一”网络司法拍卖节“名酒鉴赏专场”火热启动。上拍标的包括玉石、字画、酒水、汽车、房产、金条等,直播围观人数达52600名,报名人数达966人。最终,字画成交164幅,玉石成交42件,车辆成交14辆,房产成交6处,总成交金额达19642837元。据瑶海法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邹莹玖介绍,“此次专场拍卖背后的袁守奇等人涉黑案是全国扫黑办挂牌督办的案件。为最大程度保障受害人合法权益,拍卖结束后,所得资金将优先用于退赔涉案受害人,其余部分将按规定上缴国库。”

为破解财产变现难题,合肥法院积极引进第三方机构,构建“法院+网拍平台+网拍辅助机构”的司法网拍新模式。2021年起全面开展“6•18”“11•11”网络司法拍卖节,拍卖成交金额11.42亿元,溢价率达56.27%,为当事人节省佣金4亿元。

▲图为建立诚信履行人名单制度

▲图为“易执行”系统

与此同时,合肥法院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一项项改革创新措施的探索。在全省率先建立诚信履行人名单制度,向社会传递失信惩戒、守信激励的鲜明导向;上线“易执行”系统,集中对全市失信被执行人通过网络媒体、电子公交站牌、“老赖地图”微信小程序等途径进行全方位精准曝光;积极推进“执转破”工作,2018年以来化解执行案件1800余件。


让执行权“阳光透明”

在执行管理和执行规范化建设的道路上,合肥法院也迈出一个个坚实的“脚印”。

▲图为合肥中院执行事务中心

合肥法院从办案实际出发,创新执行指挥中心“963”模式化,围绕“9类辅助事务集约化办理、6类工作监督管理、3类机制保障运行”,对执行流程进行再造,彻底改变过去“一人包案到底”的办案模式。对申请执行标的额10万元以下的坚决实行“一次有效执行”,保持对消极执行、选择性执行、乱执行等不规范行为整治的常态化。

▲图为合肥市庐阳区人民法院举行第一批人民陪执员聘任仪式暨岗前培训会议

为强化对执行工作监督,合肥法院首创人民陪执员制度,邀请人民陪执员参与监督执行,提高执行效率,增强执行透明度。

不仅如此,合肥法院还强化统一管理,在全省率先建立基层法院执行局长向中院述职制度,获最高法院肯定。严格落实“一案一账户”,让执行案款流转高效透明。一股股全力破解执行难的澎湃动力,为合肥市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合肥法院将继续巩固执行攻坚成果,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和扎实有效的执行措施,全力保障当事人的胜诉权益,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劈波斩浪、奋勇向前,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在执行工作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用执行“利剑”打通司法公正“最后一公里”。(夏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