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法院2021年度“一站式建设”成绩亮眼
来源:安徽法制报记者 唐欢 2022-01-11 17:19:26 责编:于迟

1月7日,记者从省高级人民法院获悉,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全省法院诉讼服务质效评估总分居全国第三位,省高院居全国高院第一位。安徽法院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建设纳入2021年省级重点民生项目清单,诉源治理等工作入选2021年度十项“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省高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徐致平介绍,一连串的亮眼成绩,源于我省法院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以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为契机,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与一站式建设深度融合,不断提升诉讼服务品质,精准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一站式建设带来的便利。

积极参与诉源治理

去年初,省高院成立以院党组书记、院长董开军为组长的调研小组,专题开展人民法院参与诉源治理工作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在调研报告的基础上,制定出台《关于全省法院参与诉源治理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的工作意见》,提出人民法院参与诉源治理的25项具体措施,全省16家中级法院从中认领诉源治理项目任务43项。

截至去年底,全省人民法庭100%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已邀请408家基层治理单位入驻调解平台并开展纠纷化解工作。全省法院依托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开展人民法庭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工作,在线对接基层治理单位,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基层预防化解纠纷网络,促进矛盾纠纷村村可解、一网通调。

同时,全省法院积极推动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融入党政部门牵头的矛调中心。淮南、滁州等地全覆盖建立县级矛调中心,多家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进驻,为人民群众提供一站式纠纷化解和诉讼服务工作。合肥市蜀山区法院推动地方党委政府成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对接蜀山区12个镇街园区,覆盖全区所有社区网格。

深化“分调裁审”改革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安徽法院一站式建设中分调裁审业务板块得分居全国第一位。

全省法院根据本地区案件数量、案件类型、人员力量配备等因素,建立健全速裁快审团队,形成由专门庭室、专门团队、专门人员办理简单案件的审判格局。滁州法院推进“一审、一助、一书+调解员”的速裁团队模式,2021年共办理速裁案件28190件,占一审民商事案件58.64%,平均审理期限仅为15.42天。

2019年12月,合肥两级法院被最高法院确定为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法院。省高院强化组织保障、加强调研指导,试点法院积极推进,工作成效明显。试点以来,司法确认率98.75%,简式文书适用率37.02%,电子送达适用率37.17%。

同时,我省法院强化诉前纠纷分流,重点推进“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在最高法院与中央相关单位“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框架下,省高院与9家省直单位建立在线诉调对接机制。

聚焦“我为群众办实事”

畅通群众诉讼事务办理渠道,加强诉讼服务指引,大力推行网上立案、跨域立案,充分发挥人民法院送达、保全、鉴定平台的作用……

徐致平介绍,过去的2021年,我省法院畅通诉讼服务大厅、12368热线和网上平台等各类群众事务办理通道,建立常态化督办制度。全省法院接听12368诉讼服务热线477050人次,同比增长61.8%。完善诉讼退费办理,全省126家法院均实现网上交退费,滁州中院在全国首创自主研发诉讼费用“001”系统,实现诉讼退费自动抓取生效日期、自动结算、自动退费。

省高院积极落实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为群众办实事、为基层解难题工作要求,编印《基层多元解纷与诉讼服务业务指导一本通》《四深化四畅通》两本资料,通过直观清晰且操作性强的工作流程图、信息平台简介等方式,为基层法院和人民群众提供业务指引和诉讼指南。

据统计,2021年全省法院网上立案申请270898件,审核通过212328件,同比分别增长63.38%、66.38%,跨域立案4414件,同比增长2.80%。充分发挥人民法院送达、保全、鉴定平台的作用,2021年全省法院网上送达5493034次,同比增长154.26%,其中电子送达1272794次,位居全国法院前列,在线办理保全案件35695件、办理委托鉴定案件14563件。(安徽法制报记者 唐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