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非公企业团支部建设,更好地集聚更多青年助力高新区经济发展,六安高新区团工委通过了解问题、学习先进、实地调研、结合实际的四步走策略为高新区企业量身定制“四个一工程”。
给青年一个“家”。通过建设“线上+线下”青年之家的方式为青年提供组织档案、定期集中、入党指导、择业就业等服务。线上主要依托智慧团建网站为帮助青年进行组织迁移,目前高新区下属团支部对标定级、组织关系转接、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完成率均为100%;线下依托青网科创园成立青年之家,为青年提供交友、读书、创业的场地,并且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联合团支部的方式,让部分在无成立团支部条件企业内上班的青年,在高新区团工委均有一个“家”。截止2021年7月底已完成智慧团建系统录入团干部和团员73人,其中2021年新增录入非公企业团支部6个,团员13人。团工委帮助各支部建立团员名册并对团员实行动态管理,按时收缴团费。对于要求转入的毕业生团员各支部书记电话核实身份和基本情况,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接收毕业生团员并要求他们参加团组织日常活动,进一步发挥团组织引导青年、凝聚青年、服务青年的作用。
给青年一场“课”。坚持不懈用党的十九大、团的十八大精神、团省委十四次会议精神教育引导青年,以主题教育为契机,深化团干部、青年学生、各行业青年骨干的理论学习工作,不断增强团员青年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通过集中观看党史教育片、赴红色教育基地集中学习、“青年大学习”、党史青年说等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给青年一个“舞台”。青年不仅乐意为社会事业服务,更是广大志愿者中的主要力量。高新区团工委建立志愿者台账,通过志愿服务网上平台注册志愿者,实现志愿者管理和志愿服务规范化。清明节组织志愿者和学生到革命先烈墓地扫墓,在“学雷锋”期间和带领志愿者深入敬老院、贫困家庭中进行慰问。对辖区内的贫困青少年、困境儿童进行摸排和登记,及时准确地了解困难青少年的情况。比如在疫情面前,高新区青年帮助党工委统筹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疫情期间帮助出现疑似病例城南镇通过“逢路必卡、逢车必检、逢人必测”的三逢三必保障群众安全,组织100余名年轻同志帮助400余家企业员工进行4次核酸检测,累计约检测人次达49789次;帮助近230家企业接种疫苗4711人次;圣丰隔离点值班18人次。广大高新区青年帮助被隔离人员、医护人员、辖区群众筑起疫情防护网。
给青年一个“平台”。高新区团工委通过联系工会、妇联、兄弟团委单位开展十余场活动,为青年提供干事创业、交友择偶、继续学习的平台。比如2月高新区团工委组织“留裕过年”,组织近百名外地无法返乡过年的务工人员留在裕安过年,通过和党工委汇报为企业职工发放有关补助近10万元;4月初组织宝丰寺小学赴许继慎烈士纪念馆进行红色学习;4月末联系新安、青山、石婆店等乡镇对接开展专场招聘会,帮助企业招聘近400人;7月高新区团工委组织机关年轻干部赴金寨开展党史学习;10月和高新区工会共同举办了第一届高新区青年交友会;11月在团区委的支持下开展了“百年党史青年说”走进非公企业活动;11月还承办了裕安区第九届创业大赛复赛等。高新区通过以上一系列工作扩大了共青团在非公企业中的影响力,更好地团结凝聚各行各业团员青年服务经济、服务中心、服务大局。(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