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市供电公司为乡村产业振兴装上“最强大脑”
来源:李波 2022-01-21 16:27:07 责编:黄河

1月20日,界首市陶庙镇赵庄村党支部书记赵子银来到赵庄村农业产业园,第一件事就是登录乡村电气化智慧共享平台,查看产业园各项数据。“今天蛮好的,没有出现数据预警,环境检测数据显示,电气大棚土壤湿度41.6%、空气温度1.0℃、土壤温度5℃、二氧化碳浓度527.0ppm,环境也不错”。赵子银一边查看着平台里的各功能模块数据一边说道。

赵庄村位于界首市东南部,其中,赵庄村下辖7个自然村,共1056户3664人,耕地4572亩,已流转土地4000多亩,流转率达95%。赵庄村以农业产业园为经济发展核心,全力发展农业产业,从马铃薯种植到以香菇为中心的经济作物种植,从单一种植到形成从育种至农副产品加工的全产业链,赵庄村逐步向规模化、产业化快速发展。2018年,赵庄村被国家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019年底,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55.8万元,2020年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85万元,2021年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39万元,连续二年实现集体经济收入增幅50%以上。

赵子银介绍说:“通过供电公司乡村电气化整合,上线了智慧共享平台之后,在产业园管理方面很省心,生产效率也得到快速提升,当初,供电公司提出发展数字化、智慧化农业,我们都不太明白,经过近一年的建设和投运使用后,乡村电气化和电力科技的应用,确实为农业产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道路,现在我不用走出产业园的大厅,就能知道整个产业园各产业链的基本情况,如果有问题,平台会自动告警,方便我们有针对性去解决问题,就像给我们装上了一个‘最强大脑’”。

2021年3月份,安徽省电力公司按照“政府主导、电网主动、多方参与”的模式,充分结合界首市中长期发展规划,深度聚焦乡村产业、生活发展需求,以赵庄村农业产业园为乡村电气化建设示范点,围绕“智慧农业、绿色低碳、智慧用能”建设主线,打造“智慧农业”样板工程,经过近一年的实施,实现了农产品从产前、产中、产后全生产周期电气化、数据化管理,并配套绿色用能建设,提升了产业园生产生活品质和体验。

产前打造幼苗温室助发育。产前是产业园对香菇育种,对菌棒生产涉及的拌料、装袋、高温灭菌进行生产监控和用能分析,通过用能数据水平检测对比,分析出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通过云端形式同步转播给管理者可以进行远程查看。尤其是菌丝生长对温度的要求高,通过对恒温库加装温度传感器、自动控温设备,实现恒温库自动温度控制调节,当恒温库温度低于21℃或者高于24℃时自动调节温度,保证菌丝生长温度为21-24℃,以刺激菌丝体分化,并安装高清摄像头,便于观察菌丝发育情况和恒温库全景展示。

产中全数据检测增效率。结合香菇生长特色,在农业大棚中合理选址并部署环境物联感知设备,根据采集的空气温湿度、土壤的温度、湿度(单层及多层)、水势、盐分、pH、氮磷钾、重金属含量、二氧化碳浓度、光照环境等数据,以参数为依据,驱动各类监控器和湿帘降温系统、通风系统等构成整个自动化控制网络,与水肥一体机联动,灌溉和施肥都更加及时合理,有效改善了农作物生长的环境。并在大棚增加全景视频监控,将监控和各项参数数据传输到乡村电气化智慧共享平台,使用管理信息图文并茂,便于掌控。

产后电气化应用提品质。在农产品保鲜储存方面,依托产业园保鲜冷藏库建设,通过改造现有保鲜冷藏库并智能摄像,接入保鲜冷藏库现有数据,实现保鲜冷藏库自动温度控制调节及全景展示,保障香菇能够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储藏,以保证质量、减少损耗。在香菇烘干方面,利用空气源热泵烘干技术替代传统的燃煤烘干,在农产品加工车间建设香菇烘干中心站点,配套烘干机及辅助设备,获取设备状态,预估工作产量,使烘干后的产品绿色达标,品质更高。为解决产品加工过程中废水排放量大的问题,开展淀粉废水智慧处理,对污水处理厂实施全电气化处理并建设智能化监控系统,通过对PLC、仪表、变频器等设备数据的采集,以实现对污水提升泵电机、闸门、鼓风机等设备的控制与管理。

点缀绿色生活增体验。为践行绿色环保理念,提升产业园绿色生产、生活水平,为产业园配套安装电动汽车充电桩、智慧路灯、共享充电、共享电表和电动叉车。尤其是共享电表的推广使用,在乡村田间地头以=一块电表覆盖一片区域,手机扫一扫共享电表二维码就能用上电,解决了农村农电灌溉、室外用电等用电不便、季节性用水的农村生活问题,获得老百姓一致认可。

在乡村电气化示范点的建设中,界首市乡村振兴局、农村农业局主要负责人对示范点进行调研和验收,并在验收中对项目给予了充分认可:“电力在助力赵庄村产业园的发展过程中找准了对接点,思路清晰、前瞻性强,实现了农业生产数据化、可视化管理,特色鲜明,推广性强,为农业产业向智慧化、现代化、规模化发展打开了新路子,在可复制性和推广性方面具有很高的研学价值和意义”。(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