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孙小寨村的笑声
来源:安徽法制报记者 常振龙 2022-01-28 14:48:35 责编:于迟

1月19日,农历腊月十七,大寒节气的前一天。宁静的皖北乡村笼罩在一片白茫茫的晨雾之中,宛如蒙上薄纱的美丽乡村画卷,安静中透着灵动,充满着诗情画意。

早晨六点半,利辛县江集镇孙小寨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纪杰像往常一样按时起床,洗漱完毕后出门在村里散步。“家里的年货置办齐没?新农合费用都交了吧?”在宿大庄,纪杰看见正在家门口打扫卫生的村民宿朝付,便上前打招呼道。宿朝付乐呵呵地说:“现在街上啥都有卖,不需要提前准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钱我们全家都交了,俺每人交320元,一天还划不到1块钱,国家却补贴580元,请纪书记放心,这个账俺们大家都会算呢!”

转悠到张庄,正在准备柴草做饭的张心贵看见了纪杰,便连忙请他到家里坐。纪杰问 “张大叔,你的新冠疫苗第三针加强针打了吗?今年儿子、孙子可都回来过年?”张心贵笑着说:“俺的第三针打过了,今年儿子、孙子都回来跟我团圆。”纪杰连忙说道:“最好就地过年!如果真要回来,就通知他们在回来前做好核酸检测,回来后要向村里报备,不要聚集,不准燃放烟花炮竹。”张心贵笑着说:“纪书记,这些俺懂,村里都宣传啦!”

回到住地,驻村工作队副队长汝兴红已经准备好早饭。“今天得把脱贫监测户张华国的慰问金送过去。”“嗯,张心理的也得送了,我们和孙峰书记一块送吧。”吃饭期间,纪杰和汝兴红、驻村工作队员汝连振三人一起商量着当天的工作,并进行了详细分工。

饭后,纪杰和汝兴红一起来到该村张权泉农业种养殖发展有限公司,了解他们公司引进的鹌鹑养殖情况,叮嘱公司负责人做好疫情防控和环境卫生工作。“鹌鹑蛋已经上市,目前供不应求,行情一天一个价,各项防护措施和环保要求都落实了。”张权泉高兴地告诉他们,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纪书记,纪书记,你看看俺这事咋办?”刚回到办公室,村民张华光便跑来咨询求助。原来,张华光在外打工,和老板约定每月工资4200元,但是老板每月只暂付3000元,剩下的一直拖欠,没有了下文。“你要收集好有关证据,比如工资卡、一起工作的证人等。然后去协商,协商不好就去当地的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有欠条的可以直接到法院起诉,需要法律帮助的可以申请法律援助……”纪杰耐心细致地向他解释道。“好好,俺明天就去,工资要回来,我得请你到俺家吃饭。”张华光满意而归。

上午9点多,村部党员活动室陆陆续续来了不少人,他们是来参加“好婆婆”“好媳妇”表彰会的党员群众代表和受表彰的妇女们。在表彰大会上,利辛县江集镇党委书记王爱中向评选出的6位“好婆婆”和8位“好媳妇”进行了表彰并对大家提出新的要求。

参加表彰会的老党员苏明彩说“夏艳的婆婆生病时,是夏艳背着去医院的,在医院挂号、取药、打针、喂饭……里里外外都是她一人跑上跑下,比亲闺女都好,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这次的奖品是每人发一把雨伞、一个茶杯、一条毛巾、一条围裙,就是希望获奖的同志在雨中为家人撑起一把雨伞,做到尊老爱幼;一辈(杯)子做个好婆婆、好媳妇,珍爱一生;当家人劳累时,遇到挫折时要主动送上一条热毛巾擦把汗,促进家庭和睦;好婆婆、好媳妇要上得厅堂、下得厨房,保持勤俭持家。通过好的家风,带动民风,形成文明乡风。”纪杰如是说。

“下次书记也得搞个‘好丈夫’‘好男人’的评选,让我们大老爷们也能获得个毛巾、围裙什么的,否则,您这重女轻男的做法不公平!”台下,不知道谁冒出这句“经典建议”,顿时引得哄堂大笑,伴随着欢声笑语,久久回荡在孙小寨村的上空,为乡村振兴赋予了新的内涵,注入了新的活力……(安徽法制报记者 常振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