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全省三级法院积极贯彻落实改作风、办实事、优环境各项任务,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健全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制度机制,聚焦主责主业, 围绕解决企业、群众参与诉讼中的急难愁盼问题改进作风。
下沉接访深入调研
根据省委、省政府“新春访万企、助力解难题”活动安排,2月21日,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董开军在濉溪经济开发区综合服务中心现场办公,接待企业来访,面对面听取企业意见、了解企业诉求,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现场办公期间,董开军面对11家来访企业负责人,详细了解他们反映的每一个问题,认真记录他们的每一项诉求,并与当地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逐一研究、提出解决办法,当场立行立办企业诉求2件。
根据省高院领导干部接访下访活动安排,2月22日上午,省高院党组成员、一级高级法官朱兆法来到滁州市来安县人民法院新安法庭公开接待信访群众,零距离倾听群众诉求,半天时间里,共接访接待14批来访群众。
根据活动安排,2月24日,省高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王章来在巢湖市体育馆接待涉诉群众来访。同一时间,省高院审委会委员、一级高级法官、执行局局长陈严法在池州市贵池区人民法院群众来访接待中心接待群众来访。
率先优制度出举措
2月16日,国家税务总局安庆市税务局与安庆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印发《关于企业破产工作涉税问题处理的意见》,在全省率先建立联动协作机制,化解破产案件涉税难题,打造共商共治新格局。
此次出台的《意见》,注重结合安庆市企业破产处置工作实际,从司法与税务协作机制、税收债权的申报及处理、破产程序中的纳税申报问题处理、重整企业的相关涉税问题、企业破产中的特定事项处理等五个方面入手,对企业在破产程序涉税事项的办理提供了具体指引,有利于提高全市法院的破产案件审判质效。
2月22日,安庆市宜秀区人民法院正式出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成立工作专班,压紧压实各方责任,要求主动深入走访企业,访企问需,纾困解难;建立涉企案件优先办理机制;对涉企案件加强诉前调解、多元调解、判后回访,快速妥善化解争议争端,为企业排忧解难,减轻企业诉累;加大执行工作力度,最大限度缩短执行周期,践行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切实保障企业合法权益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
在2月21日六安市两级法院助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推进会上,六安中院提出,两级法院压实工作责任,“一把手”要亲自过问,分管领导要主抓,牵头部门要具体抓,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抓落实的工作闭环。要善于总结、及时宣传法院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上的具体举措和工作成效,常态化发布典型案例,为企业提供价值引领和行为规范。
高效解难题办实事
年初,合肥经开区的80多位学生家长陆续收到某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的学费退费款。2月21日,这批家长共同制作锦旗送到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明珠法庭。去年底,随着“双减”政策落地,合肥经开区某校外教育培训机构于2021年10月初停止办学,涉及230名学生的教育培训合同无法继续履行。因该教育培训机构资金出现问题,短时间内无法退还家长学费。经开区教育行政部门经约谈该培训机构法定代表人,动员未出资到位的股东履行出资义务,经组织多数股东筹集资金后,尚有少数股东不愿意履行出资义务,致使83名家长25万余元学费不能及时退还,引起家长不满。为妥善解决矛盾,将纠纷化解在诉前,帮助家长及时收到学费退费款,明珠法庭联动经开区教育行政、公安、市场管理等部门,多次组织未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召开协调会,认真做释法明理工作,督促股东按出资比例履行垫资义务。通过法官耐心细致地做说服工作,最终成功促使股东完成垫资义务,并及时将学费退还给学生家长。
为优化辖区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优质司法服务,2月15日上午,肥西县人民法院三河法庭前往合肥龙发包装有限公司,倾听企业发展难题和司法需求。现场,针对公司提出的法律问题,梅乐喜庭长也给予耐心解答,法庭干警还向企业发放“民营企业法律风险提示书”,从合同订立、股东权利义务、劳动纠纷、企业管理等方面对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风险及防范措施给出参考意见。(安徽法制报记者 唐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