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新能源公交车已达到76台,占车辆总数的63.3%;城市公交首末站增至7个;运营车辆安装智能车载视频终端安全驾驶主动防御系统,及时提醒驾驶员安全规范行车。”
“城区建设公交电子站牌64个,实时显示公交车运行动态;适时升级‘掌上公交出行助手’APP,以方便乘客选择公交出行;乘车支付方式在运用支付宝功能的基础上增加微信、金农e信扫码支付,适应乘客不同的支付习惯。”
“在经开区开通园区1号线、2号环线,以适应主园区439家企业4万员工的出行需求。”
“2022年元月20日,收购‘易航’校车13辆,由广德运泰公司独家在全市推进‘公交+校车’模式接送学生上下学。”
“发展‘客货邮’,在全市建设137个物流综合服务网点,让快递‘坐上’公交,打通‘快递进村’的‘最后一公里’。”
“与郎溪、溧阳、宜兴、安吉等地联合,开通6条毗邻公交,助力长三角公交一体化发展。”
3月3日下午,广德运泰公司负责人王栋向前来履行“社会监督员”职责的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介绍年度工作。
为进一步规范城市公交社会监督员工作,广德市一届一次政协九个专委会协商产生12名政协委员担任社会监督员,由来自城市执法、交通、教育、养老、商会和企业界代表组成,履行对城区公交的社会监督评议。
在此次监督评议活动中,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在市交运局分管领导高玉宏的主持下,乘坐公交实地考察了PCB公交首末站、城区电子站牌、查验公交APP、“客货邮”分拨中心和乡镇快递超市。
在评议中,代表和委员们充分肯定了广德城市公交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公交智能化、乘坐便民化、快递便捷化服务彰显了企业“办人民满意公交”的价值追求,“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示范窗口”凝聚了广德公交人的辛劳和智慧;认为推进绿色智能公交体系建设符合社会发展趋势,为下一步创建“绿色公交”城市打下坚实基础,为推进广德市生态文明建设发力。“公交+校车”模式的形成,是2020年“公交接送学生上下学”微协商成果转化的新成效。
针对城市公交乘坐率不高,委员们提出,要多措并举、多渠道推介,提高公交服务品质的知晓率,如将“掌上公交出行助手”APP列入社区营养课程,制作类似“广德反电诈”的小程序以提高认知度,密切公司与企业合作以推进“定制公交”等。
同时,委员们认为此次活动搭建起“知情明政”平台,表示要发挥委员的界别优势,作好公交绿色出行的观察员、信息员、宣传员和监督员。
(程敬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