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滁州市司法行政部门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继承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精神,充分发挥人民调解优势,筑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一道防线”,扎实做好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
一是集中排查,摸清底数。发挥司法所、人民调解委员会排查化解第一道防线作用,对存在婚姻家庭纠纷苗头倾向和现实表现的,逐案逐户登记情况,一事一研判,一户一档案,建立村(社区)婚姻家庭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全市1204村(社区)调委会坚持每周一次、111乡镇(街道)调委会每月一次、县(市、区)司法局每季度一次组织开展涉婚姻家庭及妇女儿童矛盾纠纷普遍排查,把各种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家庭、处置在基层、稳控在源头,最大限度消除和减少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和隐患。截止2月底,全市开展“家事类”的涉婚矛盾纠纷排查3200余次,摸排矛盾纠纷360余条,登记在册予以主动调解162件。
二是源头治理,有效预防。以“调防结合、预防为主”的原则,把开展《反家庭暴力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纳入普法清单,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开展“尊法守法 携手筑梦”为主题的系列法治宣传活动,开展“法律进社区”“法律进乡村”等活动,广泛宣传国家法律法规,增强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利用村(社区)法治宣传栏、法治文化广场等宣传载体,加强以案释法宣传,引导群众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婚姻家庭纠纷,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截止2月底,全市共开展集中宣传68场次;解答婚姻家庭相关法律咨询共2121人次,切实提高了广大群众对婚姻家庭、妇女权益相关法律知识的理解,以及依法化解矛盾纠纷的意识和能力,有效减少和预防了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的发生。
三是多方联动,集中化解。健全完善多方联动、多措并举的多元预防化解工作格局,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婚姻家庭纠纷,切实提高预防化解实效。实施警民联调,最大限度预防一般性婚姻家庭纠纷转化为治安案件、刑事案件;基层司法所充分发动各村(社区)网格员、调解员、村(居)法律顾问、一村一辅警等开展婚姻家庭纠纷集中化解专项行动。妇联组织充分利用家事调解室、婚姻家庭辅导室等基层阵地,开展婚姻家庭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提供情绪疏导、心理调适、婚姻家庭关系指导等服务。司法诉组织社区工作者、“两代表一委员”、“五老人员”等社会力量,及时发现和调处婚姻家庭纠纷。截止目前,全市调解婚姻家庭纠纷231件,调解成功152件,引导诉讼13件,正在调解24件。(滁州市司法局)